02

解读《关于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30条政策措施加快新区改革创新步伐

本报记者 喻劲猛

今年5月23日,省委书记王宁领题调研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提出实策,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目标、思路、举措,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进滇中新区3年大发展、5年大跨越,努力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云南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带好头。

依据王宁书记领题调研形成的《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昆明市及滇中新区共同起草了《关于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向省、市有关部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完善,并于近日由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

细读《实施意见》,其中既有激励人心的发展目标,更有脚踏实地的政策措施;既有对标对表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标准,更有高含金量的改革创新大手笔。3个部分、30条政策措施,为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排出“时间表”、定下“施工图”。

高位推动 目标明确

“王宁书记在新区调研以及《调研报告》提出的4个方面问题和8个方面工作要求基本上在《实施意见》中得到回应或有具体落实举措。”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在航空枢纽打造方面,《调研报告》提出“做强枢纽功能”。《实施意见》通过加快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骨干航司战略合作,缩短中转衔接时间,优化国际通程航班业务,深化“空铁”联程联运试点和“空铁公”运输体系一体化试点,制定航空物流补贴政策吸引航空物流集成商等工作举措来全面落实。在产业发展方面,除聚力发展《调研报告》中明确的航空服务、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3个产业集群外,《实施意见》按照产业链构建需要,新增加通用航空制造业:通过引入通用航空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系统集成、成套产品优势企业,不断提升新区航空制造和维修服务配套能力。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洪建对《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十分关心,多次提出修改完善要求,补充了长水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与中老铁路、中缅铁路衔接,承接产业转移,昆明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要内容。

“坚持顶格推进、顶格协调、顶格支持,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是贯穿《实施意见》始终的基本思路。”滇中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帆这样评价《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对标先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高效等工作原则,分别提出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为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排出明确的“时间表”。

对标先进 措施具体

如何按照“时间表”抓落实?《实施意见》以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推动蓝图变为现实,其中不少具体措施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体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

比如,“规划领航”行动从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云南特点、高点定位,将高质量编制实施《滇中新区直管区发展规划(2023—2035)》。

“创新赋能”行动明确,探索先行先试改革场景,争取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项目优先落地新区。

通过“内外联动”行动,做强枢纽功能,做活航空口岸,激活综保区,联动自贸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产业倍增”行动将统筹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打造全省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样板。包括积极引入高端酒店、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免税购物中心等,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航空大修维修基地,打造全省生物医药技术孵化、产业化、商业化基地。

“产城共兴”行动大手笔谋划产、城、人高度融合发展,完善功能配套、涵养生态本底,打造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将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滇中城市群的“绿色明珠”。着力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机场、智慧园区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云南样板”。

“要素护航”行动提出,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通过3年努力,力争营商环境水平进入国家级新区前10位,要素保障水平、项目建设投产效率全省领先。

凝聚合力 保障到位

《实施意见》坚持顶格推进、顶格协调、顶格支持,凝聚各方合力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

比如,在规划等方面,坚持新区规划与昆明市规划衔接、资源共享,新区发展规划与周边规划对接,支持昆明主城部分城市功能转移搬迁至新区,统筹昆明全市干部资源选优配强新区干部队伍。

在交通方面,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做好与渝昆高铁、轨道交通6号线、机场北高速及环机场路网等项目协同衔接,实现长水机场1小时地面服务范围覆盖滇中城市群主要城市。

在对外开放方面,构建联动沿边开放格局,加强与磨憨、瑞丽、河口等沿边产业园区合作,争取将新区列入RCEP先行示范区实施区域,推动新区与沿边口岸实现出口货物“一体化通关”监管。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将东盟产业城、临空产业园、西冲片区纳入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核心区,建立精准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长效机制,将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交由新区统筹管理运营,提升新区开放辐射能级,增强承接产业转移核心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共建滇中未来交通科学城,推动组建省、昆明市、滇中新区联合工作专班,谋划推进“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交通大科学装置项目、国家重点交通科研平台建设。

《实施意见》还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协同联动、对上争取、跟踪问效4方面保障措施,建立工作贯彻落实机制以及重点工作、重大问题、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机制,集中力量支持新区开发建设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