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瞭望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他山之石

制度创新推动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金秋时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建设10周年。总结十年来上海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法宝”,那就是制度建设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不断创新突破。“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的事项。”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说。

近日,记者走进地处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见到了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在这幢中国最高的大厦里,法国巴黎银行入驻了整整两个楼层。赖长庚告诉记者:“法国巴黎银行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材料,申请设立全资证券公司,同时也在申请本地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牌照。能够申请这些牌照,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10年来建立的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陆芳同样很感慨:“过去,金融领域的外商投资是有股比限制的。可就在近几年,我们先后实现了控股、独资,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确实是越开越大。”摩根大通先实现了控股旗下证券合资公司,此后又实现独资,最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外资全资的证券公司。

陆芳说,“近3年来,摩根大通集团对公司的投资合计达到2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们的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创设,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这是一套办事的信息系统平台,如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网通办’。”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潘小东说,“平台将海关、检疫、海事、边检的信息打通,它的建设过程始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充分体现贸易便利化的理念,真正做到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既服务了企业,也服务了监管。”

“没有平台前,进出口的单据是一单一单地填、一单一单地录,还要将纸质的单据送到相关部门。一个单子做完,一般要两天时间。”元初数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晓峰说,“现在,船到港前登上平台,只要几分钟就能出税单,人也不用‘跑腿’了。”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向全球推荐了上海实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举措。目前,这一平台服务的贸易企业累计超过60万家,支撑占全国1/4多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创设,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深刻改变:主营进出口报关等业务的元初公司如今已成功转型为数据与智能服务类企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20%以上。

“经过10年的努力,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王果说,“制度创新成为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上海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上海浦东新区官微

  • 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圆昆明通江达海梦

  • 万余尾滇池金线鲃放流滇池

  • 银昆高速货车起火 空港消防紧急救援

  • 滇中新区招商组赴北京太原招商

  • 滇中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到新区考察座谈

  • 金山云公司到新区考察交流

  • 制度创新推动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 让主题教育更有“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