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珺珩
小哨街道上对龙社区,路边鲜花盛放,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在上对龙小组、新水碾小组休闲小广场,干完农活的人们围坐在石桌椅前打牌,老人们在一旁的长椅上闲聊,年轻人在社区图书馆借阅书籍……呈现出一派岁月静好、悠然自得的景象。
以前,社区道路都是土路,一些居民小组甚至不通路,更没有路灯、休闲广场之类的基础设施。居民以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为生,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社区居民和落地社区的企业纷纷抱怨生活质量不高,对外运输不方便。2017年,随着滇中新区的发展,小龙高速连接线的修建提上日程,上对龙社区抓住这个机会,重新规划社区道路并逐年修缮,自2018年以来,社区新建居家养老中心、图书馆,修复下辖几个居民小组道路、安装路灯,建成上对龙小组休闲小广场、新水碾小组休闲小广场及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
路通了,也吸引了昆明创顶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云南海运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多肉养殖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社区,更有外地商人来这里租地种植蔬菜。返乡创业的居民杨金翠也把自家厂子金鑫无纺布厂搬到了上对龙社区。她说把厂搬回来不仅是想支援家乡建设,也是因为社区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给工厂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在厂里开设了1条生产线,聘用8名社区居民,每人月收入在4000至6000元左右。后续,我们还打算恢复第二条生产线,扩大生产的同时也为居民们提供一些用工岗位。”杨金翠对未来充满希望。来自嵩明的王乐保也在社区承包了60亩地种植蔬菜。他说:“上对龙社区土地资源好,种出来的菜品质好,产量稳定,现在路通了,运输非常方便,40分钟就能把地里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运到机场,销往全国各地。基地里干活的工人都是当地居民,每人每天有80至100元收入。”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了许多在外打工的居民纷纷回到社区发展。在新水碾小组从事保洁工作的居民周菊珍说:“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起来后,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现在,我在社区做保洁,同时还在一家驾驶培训公司做兼职,每个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加上家里流转土地每年有5万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蒸蒸日上。上对龙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永继介绍,社区将持续从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项目出发,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抓紧扩大安装高位水池及净水设备,保障饮用水干净安全。同时,加紧申请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并建设蔬菜冷库,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就业稳增收,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