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珺珩
自2017年哨关大道、嵩昆高速通车以来,小哨街道中对龙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从外出打工转为回乡创业,昔日以农业为主的社区,如今借力交通发展带来的便利,服务业也蒸蒸日上。
每逢周末,小哨街道中对龙社区的农家乐就热闹起来。来自社区周边的游客特别喜欢到这里采摘水果、聚会。居民李文彩家的餐饮店“永哥柴火鸡”,一到周末几乎要到晚上12点左右才打烊。李文彩说:“今年以来,周五到周日餐厅里的12桌全部爆满,需要提前至少一天预定才能吃上一桌热腾腾的柴火鸡。”
以前,社区居民以种植玉米、蔬菜、果树,养殖猪、鸡为主,居民年均收入5000元左右。最让人叫苦不迭的还是泥泞的道路,由于道路不便,要把地里的庄稼运出去销售很是费力。对此,居民唐绍芬感受颇深,她说:“以前路不好走的时候,地里的水果都是我们自己拉出去销售,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还卖不了多少。”
2016年后,社区不断修缮、硬化道路,并完成了和哨关大道、嵩昆高速的接驳,距离杨林大学城最近仅2公里。如此一来,社区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不少居民开始大量种植水果,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唐绍芬就是社区里最早一批承包土地经营水果生意的“先行者”之一。她从2012年开始租地种植红提,如今果园已扩展到30亩,每年可收获红提50吨左右。她说:“现在路通了,我也不用自己拉水果出去卖了。都是收购商一早从昆明过来,50分钟就到果园门口,收购商直接就把当天采摘的红提送到昆明各大商超。”
2020年,在上海工作的秦养平看中家乡道路发展带来的机遇,果断回乡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肚菌和草莓。“目前种植技术还不成熟,按照3亩地的种植面积,年收入3万元左右。以后种植技术成熟了,产量提高了还将不断拓展种植面积。”除此以外,秦养平家还种有20亩地的樱桃和猕猴桃,他说现在果实成熟根本不够卖,由于道路通达,周边游客都喜欢到果园里自己采摘,仅这一项,每年可赚2万元左右。
中对龙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东福说:“社区总人口2352人,下辖中对龙小组、下对龙小组、蛤蟆咀小组、五山小组,4个小组中距离杨林职教园区近的蛤蟆咀小组开设了多家农家乐,五山小组居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和水果销往昆明,其他小组的居民依靠土地流转和在附近打工为家里增添收入,如今居民年均收入可达到1.2至5万元。”
谈起未来,杨东福信心满满地介绍道:“社区将借临近大学城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农家乐的营业范围,结合果园和农家乐将社区打造成为面向昆明市区和杨林职教园区的短途旅游目的地。同时,利用社区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茯苓,闯出一条适合社区的旅游和农业发展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