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雁群
近年来,嵩明县民政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依托项目化运作引入云南振滇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实施“夕阳增彩,开启长者幸福颐养时光”基层养老服务项目,立足下辖5个镇(街道)2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理念,探索“项目+社工+养老”的本土化为老服务模式,采取社区赋能、社会支持和社会倡导相结合的专业支持策略,通过“七色”为老服务品牌化体系建设,建立多方助老力量联动的可持续服务机制,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让老年群体“养老”变“享老”。
“银龄顾问”上岗明责
“七色服务”绽放夕阳魅力
依托“县-镇(街道)-村(社区)站点”三级联动为老服务体系,嵩明县民政局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本土为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从下辖5个镇(街道)、2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代表人员中,选聘34人组建“银铃顾问团”,并定岗明责。通过搭建“一月一总结,两月一碰头,三月一提升”的“123+”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银龄顾问团”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为老服务人才专业化水平。经过系统培训后,“顾问团”成员逐渐发展成为嵩明县为老服务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已开展为老服务政策科普、老年人社会工作、老年人志愿服务、老年人应急救护等主题培训2期。
同时,嵩明县民政局结合每个月重要时间节点,定位每个月服务重点,按照“一月一主题,一站一品牌”的思路突出“七色服务”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切实发挥好嵩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效能。自今年4月份以来,嵩明县结合党建引领的“红色”服务、温馨敬老的“橙色”服务、志愿力量参与的“黄色”服务、健康关怀的“绿色”服务、陪伴关怀的“青色”服务、资源整合的“蓝色”服务、情感支持的“紫色”服务等,组织开展父亲节、端午节、建军节、七夕节、敬老节等节庆活动30余场次,直接受益老人达1200余人次,间接受益老人达2000余人次,丰富了老年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的形式,形成“一中心、一张网、一幅图”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助融合”全方位保障
做好养老精细文章
在盘活站点资源、发挥好“银龄顾问团”效能的同时,嵩明县民政局还打造“自助、互助、他助”三助服务,实现规范化服务与创新化服务并行,强化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其中,“自助”服务,聚焦老年群体在认知、心理、躯体等健康维度上的赋权增能,提升老年群体的主动健康意识。“互助”服务,聚焦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的挖掘与培育,通过社工引导、镇村支持、“银龄顾问”辅助,挖掘辖区居民骨干,发挥社区能人、老党员等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他助”服务,聚焦链接乡村医生、派出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商家等村(社区)内外丰富资源,为高龄老人提供包括健康监测、居家安全隐患排查、居家卫生清洁、爱心理发等服务,打造“人人为老”的友好环境。截至目前,嵩明县累计开展“三助”为老服务10余场,惠及100余名高龄、空巢等困境老人,在内部资源活化、外部资源引入等过程中,不仅注重资源的多元、量化,更加强调资源与需求的匹配性,促使嵩明县为老服务由“输血式”向“造血式”逐步转变。
自试点服务实施以来,嵩明县29个基层养老服务站点从无服务、无思路、无资源到服务常态化、运营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转变。下一步,嵩明县民政局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探索为老服务本土化路径,让“服务”遍地开花,让“夕阳”不断增彩,擦亮嵩明县为老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