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天气寒冷,但在滇中新区小哨街道兔耳社区响水村的云南优克制药公司包装车间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今年52岁的刘玉芝正和工友们一起熟练地对药品进行分拣包装。
刘玉芝是响水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幼时的一次意外,导致她的右脚落下残疾。因行动不便,眼前这份分拣包装的工作很适合她,离家近、收入稳定,这一干就是23年。她将药厂比喻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她树立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从家到厂里只需5分钟,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30下班,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公司管一顿午饭,一个月下来可挣5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家,干点农活。”刘玉芝满足地说:“药厂没搬来之前想都不敢想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现在,我在药厂上班,老伴种了10多亩果园,有猕猴桃、水蜜桃、梨,日子真是比蜜还甜。”
刘玉芝所在的云南优克制药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滇中经济技术产业园东区民政局的下属残疾人福利性集体企业。目前企业共有职工132人,其中残疾职工54名,占职工总数的41%。公司本着“关爱生命、关注质量,为残疾人谋福利、为患者献爱心”的理念做企业。
在包装车间生产线,记者看到大多职工和刘玉芝一样都有行动不便的障碍。“我们村有70多人在这里工作。我们都没有心理压力,大家都互相帮助和体谅,相处十分融洽,看不到异样的眼光。”刘玉芝说。云南优克制药公司办公室主任季春燕说:“厂子招来的所有残疾职工,都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安排适合他们的岗位,让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干得好的基本上都能干到退休。”
28年来,该企业累计吸纳200多名残疾人就业,不仅工资有保障,还给大家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让他们安心工作。企业表示将继续建立健全员工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贴心的生活服务和心理支持,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舒适和自信。
近年来,兔耳社区通过积极引企入村拓宽居民就业渠道,解决辖区居民就业难题,鼓励务工群众家门口就业。兔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付庭科介绍道:“目前响水村共有4家企业,吸纳附近村民200余人在这里务工。社区正积极对接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入驻,预计还会提供100多人的就业岗位。”
本报记者 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