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瑞社区:

一刻钟“圈”出便民新生活

居民在快递站取件。 本报记者 舒珺珩 摄

本报记者 舒珺珩 通讯员 吴思嘉

一份外卖最快5分钟送到,晚饭后可出门逛夜市……大板桥街道云瑞社区正在加快打造面向社区和周围产业园区的“15分钟生活圈”。

2008年至2009年,原来的长水居委会浑水塘小组、花箐居委会李白冲小组、乌西居委会小高坡小组整体搬迁安置到长水新村。2010年,云瑞社区成立以来,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陆续投入资金建设绿化植被、养护道路、安装路灯和监控。在卫生教育方面,社区配套建设了卫生服务站、长水晨星幼儿园、长水小学;在日常生活方面,开设了农贸市场、生鲜市场为群众提供采购便利。“入住社区10余年,最大的感受是安心与方便。路灯亮起来了,下夜班走路回家很安心。走路10分钟就能送孩子上学、取快递。出社区300米就是农贸市场,还有4条公交线路通往机场和昆明主城区,社区的建设发展给了我们满满的幸福感。”居民潘伟说。

2015年,随着滇中新区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带动社区闯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社区距离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万纬昆明长水空港物流园(一期)、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等园区、高校最近的仅隔一条马路,最远也不超过10公里。房源、餐饮、休闲娱乐、教育配套等完善的生活设施是吸引园区工作人员来社区生活居住的最大优势。”云瑞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艳介绍,附近园区的工作人员来社区居住还能和社区居民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同时,也带动了社区的商业发展。正常工作日,社区的餐馆外卖日均可以送出30多单,每到“双十一”、“6·18年中促销”等消费旺季,附近产业园区招聘大量临时快递员、分拣员,人流导入社区又促进了衣食住行的商业发展。福优宾馆负责人汪静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自家房子开设宾馆,内设17个房间,房价在100元至150元一晚,每年收入有10万余元。

谈及未来,王艳充满信心:“我们还将借鉴其他地方的建设经验,不断扩展服务范围,完善夜经济、地摊经济等,让居民生活服务体验不断提高,让社区的烟火气更浓,吸引更多游客来社区。”

  • 元旦假期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旅客送祝福

  • 一刻钟“圈”出便民新生活

  • 告别火焰蓝踏上新征程

  • 杨林经开区4企业 上榜“云南百强”

  • 新区税务部门为企业发展赋能

  • 打造一支部一党建品牌

  • 珍竹农科获专利吸引省外来取经

  • 新区开展“产改”工作业务培训

  • 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 新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座谈交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