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党晓培) 2023年,安宁市对标云南省“3815”发展战略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聚焦“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迎难而上、聚力发展,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昆明市前列,实现进位争先。
去年以来,安宁市出台推动经济回稳向好若干政策措施,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6.55亿元,增长8.9%,增速居昆明市第2位,为近4年新高;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62亿元,增长6.2%,绝对值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占昆明市比重达30.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增速位居昆明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6亿元,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3%、6%。“当好排头兵”大竞赛综合排名连续三个季度位居昆明市第一,成为云南省唯一连续4年上榜赛迪百强县榜单的县(市),排名从第88位上升至第79位,连续3年上榜全国工业经济百强县,从第77位上升至第72位,均创历史新高。
安宁市优化调整产业园区职能,园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强磁场”作用日益凸显。出台支持太平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昆安融城”迈出新步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榜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面积全省第一。农村“三变五合”改革14个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一年度增长124%。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优化整合城市服务板块市属国企,迈出国企“瘦身健体”第一步。
安宁市深化“链长制+兵团制”合力攻坚,实行周调度、月督查、季评比,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34个重点项目被列入全省重大项目,其中10个为“重中之重”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8.6亿元。产业投资占比从49.4%提升至62%,工业投资占比从44.5%提升至56.3%。工业经济行稳致远,引进山东中翔畅盈等40个工业项目,云天化聚丙烯粉料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欧冶链金等38个项目实现投产。石化产业龙头效应进一步巩固,云南石化原油加工量创历史新高,全产业链产值达938亿元;冶金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黄金产业园铸锭车间投产,武昆钢铁产量突破600万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稳中有进,云南杉杉全面投产,裕能二期实现签约。
同时,安宁市商贸物流扬帆起航,开展现代服务业提质攻坚行动,制定发展规划,新增服务业“四上企业”67家。永安老街、金方欢乐里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首届西南(昆明)森林生态产品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编制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安宁北港片区控规和产业规划,高位推动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桃花村货运站国际陆港等4个项目开工。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51.7亿元,位列昆明市第一。
2024年,安宁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推动安宁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围绕“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的总体定位,深入推进“生态优先”“工业立市”“昆安融城”“共同富裕”四大战略,奋力推动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