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 点 上一版   
下一篇

嵩明县采用“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食堂让一点”的运营模式——

老年幸福食堂吃出暖心滋味

幸福食堂工作人员正在清洗碗筷。 本报记者 万旭 摄 老年人在小街镇大桥村委会新时代幸福食堂就餐。 本报通讯员 李勉 摄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检查幸福食堂相关记录情况。 本报记者 万旭 摄

食堂工作人员在给老年人打饭。 本报通讯员 段丽波 摄

中午,老年幸福食堂坐满了人。 本报通讯员 段丽波 摄

本报记者 刘晓婕 通讯员 段丽波

人间烟火不过一日三餐。如何解决留守、独居、高龄老人一日三餐问题成了各地的民生大事。嵩明县有常住人口43.12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91万人,占总人口的16.03%,老年人用餐需求日益凸显。自2021年以来,该县以我省实施“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行动、昆明市将“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列为“十四五”重点工作之一为契机,坚持政府统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推进老年幸福食堂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家门口的幸福食堂暖胃更暖心

8时,嵩明县嵩阳街道兰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的负责人周春莲和员工王柱秀就在食堂里忙开了。“午饭做芹菜炒肉末、鱼片汤、麻辣鸡丁、青椒炒鸡蛋、豆花、素炒洋瓜……”周春莲一边念叨菜谱一边清理刚从菜市场买回的新鲜食材。王柱秀在一旁准备厨具,不时说道:“芹菜有降压去脂、润肠通便的功效,但是芹菜太硬,要切细炒软一点。鱼片汤要特别注意把鱼刺剔干净……”

兰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坐落在嵩明县城金叶花园小区,这里绿树成荫、交通便利。食堂于2022年1月建设,同年3月20日运营。食堂采用“企业+老年幸福食堂”的运营模式,由社区提供场地、设备,委托餐饮企业自主运营。

“食堂还未运营,就有不少老年人来社区咨询、办理饭卡。”兰茂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马艳红介绍,兰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逾3000人,占社区总人口数的18%。社区走访发现,许多家庭白天子女都在外上班,午饭由老人自行解决。很多老人为了图省事,经常街上吃碗米线或者热点剩菜剩饭,很难保证营养。留守、独居等老年群体的一日三餐更是成了问题。为此,兰茂社区在县民政局和街道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考察,决定在金叶花园小区建设老年幸福食堂,“这里地处城中心,人员较为集中,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小区业委会也非常支持。”说起选址,马艳红说不仅要考虑交通还要考虑环境和服务品质,幸福食堂周围要有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所,“金叶花园小区正好满足了这些条件,老年群众在食堂吃完饭还可以到活动区休息、娱乐。”

“大妈,您来了!”记者采访期间,陆续有老年群众走进幸福食堂。“11点半准时开餐,您先坐一会。”王柱秀热情地招呼着刚进门的陈桂英老人。90岁的陈桂英家住附近,她说走几步就到了,“很方便,我天天中午都过来吃饭。”陈桂英的女儿是典型的上班族,早出晚归,午饭都是陈桂英自己解决。她说一个人的饭菜很简单,热点冷饭剩菜就吃了,女儿担心她这样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一听说社区要办老年食堂就带着母亲到社区咨询、办理饭卡。

“开饭了!”11时30分,周春莲清脆的声音回荡在食堂里,热气腾腾的10个菜品一字排开,前来就餐的老人们秩序井然地刷卡打饭。“大爹,今天有鱼汤,给您来一份,补补身体。”“大妈,今天有您爱吃的芹菜炒肉末。”周春莲说食堂运营两年多来,自己也和老人们成了朋友,大家的口味、喜好她都清清楚楚。“柴大爹、王大爹他们从食堂开业就一直在这里就餐,而且座位都是固定的,就是一进门那一排。”

顺着周春莲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进门第一排餐桌坐满了就餐的老人。身着红色唐装的王应老人正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今天这鱼汤真鲜。”王应今年93岁,他告诉记者,家离食堂有点远,可他依然喜欢来这里就餐,“这里干净卫生、菜品丰富、味道好,多走几步也值得。”

“食堂每餐供应五荤五素一汤,60岁以上老人每餐6元钱,可选择两荤两素一汤。为了保证品质,几乎都是当天买菜现做。”周春莲说,食堂全年不歇业,节假日期间也有老人来吃饭。

“我就喜欢这里的菜天天不重样,营养搭配得当。”陈桂英老人笑着竖起大拇指。食堂一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周7天的菜谱,香菇炒肉、凉拌鸡、炒猪肝、酱爆茄子、银耳大枣汤……果然,7天几乎没有重复的菜。

“老年食堂真的很方便,很暖心。”作为兰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的“资深”食客,王应老人对食堂饭菜很满意。许多用餐的老人也纷纷点赞这样的惠民举措,他们说到食堂吃饭,不仅解决了营养问题,还可以和老朋友们在一起聊天,心情很好。

采用“三个一点”模式确保食堂持续运营

“老年食堂很好,每餐两荤两素一汤才6块钱,方便又营养,希望一直办下去。”85岁的周华说出了众多老年人的心声。采访中,不少老人都担心老年幸福食堂是否长久运营,毕竟餐费实在是便宜。

据了解,嵩明县自2021年启动老年幸福食堂建设以来,已建成投入使用12家,日均服务老年人500多人。为了让老年人吃得起吃得好,该县要求食堂要保证食材新鲜,要严格按照老年膳食标准,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搭配得宜的菜谱。用餐标准控制在老年人3至6元,其他人群8元起价。

周春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餐提供10个菜,五荤五素一汤,总成本在600元左右,每餐有40余名老年人就餐,每人6元,餐费收入在240元左右。因而,运营兰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的优缔公司一方面为了保证菜品质量,另一方面也为了食堂能够长久运营,在提供老年人就餐的同时还面向社会提供就餐服务,以此帮扶食堂正常运营。

嵩明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科长张昌芹介绍,为了让老年幸福食堂能够长久办下去,该县坚持政府统筹建设,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闲置资源,采取新建、改建、与社会力量合建等方式,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8万至15万元,支持新建、改建老年幸福食堂。

同时,积极探索“村(居)委会+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餐饮企业+幸福食堂”等多元运营模式,支持老年幸福食堂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服务。如牛栏江镇阿里塘村委会老年幸福食堂,就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在市级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以及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县民政局另统筹福彩公益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予以补助。目前,该食堂日均就餐人数30人左右,收费标准为老年人3元/餐,其他人群10元/餐。嵩阳街道嵩阳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则由社区链接物业管理公司资源,由物业管理公司免费提供场地,社区招租第三方餐饮企业进行运营。目前,该食堂日均就餐人数160余人,收费标准为老年人6元/餐,其他人群按“荤菜3元、素菜1元、米饭1元”的标准收费。

在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的基础上,鼓励食堂让一点,尽量减少老年人就餐开支。同时,该县还鼓励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捐物,减轻老年幸福食堂运营压力。针对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堂食困难问题,村 (居)委会还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建立志愿送餐队伍,负责送餐上门,打通老年人就餐“最后一米”。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依托老年幸福食堂设置助餐点,食堂制作的饭菜可由送餐车送到助餐点,服务更多社会人群的同时增加收入帮扶幸福食堂可持续运营。”张昌芹说,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运营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尝到“幸福”的滋味,让老年幸福食堂持久飘香。

  • 老年幸福食堂吃出暖心滋味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