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向雄 熊明
“充满现代气息的创意作品,每一件作品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领略云南斑铜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匠心传承非凡之美!”6月18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斑铜传承基地,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直播间,网友们纷纷不吝赞美之词。
“云南斑铜作品表面所呈现樱桃红及闪烁的金色斑花亦为世间绝无仅有。云南斑铜,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天,精选的200多件云南斑铜精美艺术品展示在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艺术盛宴铜工艺美术品直播间里,让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在聆听云南斑铜的悠久历史,直观欣赏着云南斑铜艺术之美。3个小时的直播,特价推出的斑铜艺术品被网友抢购一空。
作为云南独有传统手工艺美术品的云南斑铜,被誉为“中华一绝,艺苑奇葩”。在国家和几代斑铜匠人的保护和传承下,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云南斑铜再放异彩。
云南斑铜工艺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定为馈赠的国家级礼品,孔雀瓶、大犀牛、仿古牛、五型炉、孔雀明王等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永久珍品收藏。
传承3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8年,昆明市斑铜厂成功恢复云南斑铜和云南乌铜走银
全套生产工艺和制作技艺
●2000年,制定出第一部《斑铜工艺品行业标准》
●2006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多年来,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以云南斑铜工艺美术品、彩铜艺术品开展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工业园区大营五金建材产业园,先后获得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龙头企业、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企业称号。
记者在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采访时看到,打磨、雕刻、抛光……云南斑铜名匠工作室里的师傅们紧锣密鼓地精雕细琢着手中的斑铜艺术品。“日前,我们企业接到来自上海30多万元的云南斑铜订单,《瑞祥牛》艺术品已陆续发到上海,已成为上海外滩游客购买的热门文化精品。”高级工艺美术师土金勇介绍。
斑铜是中国云南独有的金属铜加工,分为煅打斑铜和铸造斑铜两类。被称为“金属宝石”的煅打斑铜工艺为云南会泽县所特有,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稀世珍宝。20世纪初,昆明一带的铜匠又创制了熟斑工艺品,约有100年的历史。熟斑产品较厚重,无焊口,斑纹的花型较大,呈红色。
云南斑铜起源于明末清初,斑铜器的制作以云南昆明铜匠街制作者名声最大。据昆明市斑铜厂老艺人回忆,旧时昆明二纛街即民生街多铜匠铺,铜匠铺均为前店后作坊。
斑铜制品,分为“生斑”和“熟斑”两种。生斑采用天然铜矿石加工而成,因产品甚少,被称为稀世珍品。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熟斑以明显区别生斑的色泽班花的生动性及设计造型的多样性,一跃而成为云南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作品作为国宝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为保护传承好云南斑铜技艺,20世纪50年代,昆明市工艺美术厂(昆明市斑铜厂前身)的匠人们经过不懈努力,在1958年成功恢复了云南斑铜和云南乌铜走银全套生产工艺和制作技艺。熟斑的绝密生产工艺为昆明市斑铜厂所有,1986年,斑铜显斑着色工艺技术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0年,昆明市斑铜厂制定出第一部《斑铜工艺品行业标准》。2006年云南斑铜项目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昆明市斑铜厂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成立。企业不断进行工艺技术革新,如今拥有工艺技术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南省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等殊荣。
守正创新让云南斑铜重放异彩
●技艺精湛,云南斑铜生产工艺严格遵循27道工序流程
●人才济济,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4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
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3人
●匠心制作,已设计和创作出1500余种系列的云南斑铜工艺精品
为进一步传承创新云南斑铜及彩铜艺术技艺,2023年4月,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成立了云南斑铜名匠工作室和彩铜艺术品名匠工作室。目前,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4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3人、云南省省级乡村工匠1人、高级技师5人、春城首席技师1人、昆明工匠1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1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斑铜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
“从第一道工序的云南斑铜造型设计,翻制造型模具、翻制造型蜡模……”在云南斑铜名匠工作室里,云南斑铜传承人、公司总经理杨俊宏介绍,云南斑铜27道生产工艺吸收了包括古滇青铜器在内的历代中华工艺技能精华,包括铸、敲、锤、镂、錾、镶、镀、掐以及独特的保密显斑着色等工艺技术,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千锤百炼的艺术珍品,饱含了斑铜匠人的艰辛铸造。
据悉,名匠工作室有6个核心工作,一是设计研发和创作云南斑铜工艺美术品、彩铜艺术品及其他金属工艺品;二是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和组织实施工艺技改;三是云南斑铜工艺和彩铜工艺的传承:传、帮、带,授艺传技;四是开展项目与合作、学术交流与学习、技能培训与教育;五是云南斑铜精珍品制作与乌铜走银技艺创作;六是行业引领、不断完善《云南斑铜工艺标准》。
如今,云南斑铜有更多的经典之作,如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牛虎铜案,以及陈列在昆明市斑铜厂云南斑铜展示中心的天然生斑铜矿全手工锻打的《生斑蒜头瓶》,此花瓶由20世纪50年代昆明市斑铜厂老艺人所制,堪称稀世珍宝。
在基地云南斑铜展销中心,一件件精美的斑铜艺术品和彩铜艺术品,让人感慨铜工艺之美。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及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合作攻关,已将传统沙型铸造技术改成了精密铸造。精密铸造的技改,克服了复杂造型的浇铸,不仅降低了铸造成本,而且为在铸件后期的精细加工提供了方便。
由生产基地彩铜艺术名匠工作室创作的“孔雀牌彩铜”,材质取高品位的基铜,传统失蜡法精密铸造,精工制作、手工研磨,在铜基表面运用高温铜彩烧制,表面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艺术色彩,把斑铜制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孔雀牌彩铜”被业界誉为“最美彩铜艺术品”。
将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下去
●已形成云南斑铜、彩铜艺术品、青铜三大系列产品
●品种1500余种,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南亚东南亚国家
“千锤百炼,质有所见”。云南斑铜经企业几代艺人、名匠的传承和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云南工艺美术的品牌和旗帜。
“挖掘民族工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工艺,光大民族品牌”。这24个大字醒目矗立在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这也成了这里每个斑铜匠人的目标和使命。
指着基地展销中心的云南斑铜工艺珍品,云南斑铜第4代传承人、高级技师杨凡说:“我们每一位云南斑铜匠心匠人,出于敬畏心,才会以最本真、最原初的热情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地制作每一件斑铜产品。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企业的兴旺,云南斑铜的坚挺!”
云南斑铜产品已形成三大系列:云南斑铜、彩铜艺术品、青铜(含仿古铜制品和仿出土青铜制品);造型分七大类:人物、动物、器皿、文房用品、炉鼎、壁饰画框和现代抽象饰品,品种达1500余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南亚东南亚国家,年产值数千万元。
目前,云南斑铜又将制作黄金饰品中的镶嵌、镂空、錾花、掐丝等工艺及乌铜走银与斑铜引入,与斑铜制作结合,极大地增强了云南斑铜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如今,云南斑铜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由于制造工艺的复杂,云南斑铜产品成了市场的“限量版”,艺术珍品供不应求。
“我们就一个目的:一种匠心,一种情怀,坚持和用心做好云南斑铜!在发展中传承,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云南斑铜永远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公司董事长曹以祥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