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位于滇中新区的安宁戴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漂白紫胶生产企业——

立足云南将紫胶推向世界

工作人员查看紫胶漂白颜色情况。 本报记者 万旭 摄

安宁戴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云南紫胶产量占我国总产量90%的资源优势和云南是世界紫胶核心种植区的区位优势,深耕云南29年,已成长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漂白紫胶生产企业。

201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所长陈晓鸣率领团队攻克了《紫胶资源高效培育与精加工技术体系创新集成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紫胶虫种质资源库。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安宁戴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伯良信心满满地说:“云南发展紫胶产业优势明显,我们致力于将云南紫胶推向世界。”

云南是中国紫胶主产区

2020年,云南的紫胶产量为3000吨,占国内总产量的88%。

紫胶又称为虫胶,是紫胶虫寄生在寄主植物树枝上,吸食植物汁液后分泌形成的紫色纯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涂料、印刷、电气、橡胶、塑料、制革、造纸、国防等行业。“紫胶可作为水果保鲜剂、糖果被膜剂、肠溶药物的包衣、食品级油墨、环保涂料等。”潘伯良介绍紫胶的日常用途。“在糖果和巧克力上涂敷紫胶,可以提升表面光洁度,防潮防结块。给水果、果脯、蜜饯等涂敷紫胶,延长保质期防霉变。”在医药行业,紫胶主要用于肠溶药物的包衣。在建材行业,紫胶是一种深受北欧装修市场青睐的高档环保涂料。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记录,从全世界范围看,紫胶虫寄主植物约有350余种,自然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云南有300多种,常用的30多种,优良寄主植物有偏叶榕、木豆、高山榕、短翅黄杞、一担柴、滇刺枣、牛肋巴、思茅黄檀、大叶千斤拔、苏门答腊金合欢等13种。“紫胶虫终生寄居在寄主植物上,不同寄主植物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紫胶虫的生长发育、泌胶量和紫胶质量。”潘伯良说。

据悉,全球紫胶产量第一的印度约2万吨/年,其次是泰国约1万吨/年,第三是中国。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云南省的紫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我国紫胶资源分布在四川、广东、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其中云南是紫胶主要产地,2020年,我国紫胶产量约为3500吨,云南的产量为3000吨,占国内总产量的88%。

29年精加工经验实现“私人定制”

2023年,戴科生物实现产值7000万元。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

1995年,印度跨国大型农用化学品生产商UPL下属的戴科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和云南安宁化工厂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安宁戴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潘伯良介绍公司选址安宁市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世界紫胶种植核心区域为:中国云南、印度、泰国、缅甸、老挝和越南。二是云南的强区位优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国家。

“这个小瓶子里装的就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广泛用于水果保鲜、高档涂料、清漆、日化用品等食品级漂白精制紫胶。别看它‘貌不惊人’,经杂质过滤、脱色、脱蜡、酸析、造粒、清洗、干燥等工序才能生产出来,且每个环节精准控制到位才能保证稳定品质。”潘伯良说。公司投资3800万元建设占地20亩的生产线位于安宁太平2.5创智产业园,可年产800吨漂白紫胶,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

“我们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订制生产。”潘伯良介绍,目前,公司掌握了漂白紫胶的不同生产工艺,能够按照客户需求生产不同色度、含蜡量、低铁等系列漂白紫胶。截至目前,“戴科生物”已成长为亚洲最大、仅次于知名涂料企业美国RPM集团Rust Oleum公司的全球第二大漂白紫胶生产商。年产800吨的“戴科生物”与年产1200吨的美国RPM集团相比,差距在哪里?“我们致力于将云南紫胶推向世界。全球紫胶市场的缺口大,我们有扩大生产量的计划,但云南紫胶的供应量不足。近年来,我们能够采购到的云南紫胶仅有500多吨,远不能满足1200吨的年需求量。因此,我们不得不增加成本从印度、泰国等国家采购紫胶。”潘伯良说,戴科生物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江浙沪糖果、水果商,主要出口到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2023年,戴科生物实现产值7000万元。2024年6月,戴科生物入选云南省2024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发挥种质资源库优势拓展市场

利用关键技术,使紫胶生产的产区扩大了150%,年产量提高了20倍,产值提高了50%~8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云南紫胶工作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研究员陈又清博士介绍,紫胶生产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懒庄稼”,投工少,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推广。以1亩为例,建人工紫胶园的投工量为种玉米的1/2,种橡胶的1/5到1/6,种茶园的1/5。多年来,紫胶产业逐渐成为云南紫胶主产区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近30年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紫胶资源收集保存、生态选育、高效培育和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建立了紫胶虫筛选质量和产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世界第一个紫胶虫及寄主植物种质资源库。“我们研发出紫胶精加工关键技术13项,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食品级精制漂白紫胶生产线,开发出食品级精制漂白紫胶和7种紫胶水果保鲜剂等系列产品,填补了中国紫胶水果保鲜剂的空白。”陈又清介绍,“我们改变了过去长期使用单一紫胶虫种的生产格局,使我国用于紫胶生产的紫胶虫种从1种增加到5种。”研究团队利用这4种紫胶虫和筛选出的优良寄主植物等关键技术,使紫胶生产的产区扩大了150%,年产量提高了20倍,产值提高了50%~80%。“通过林粮、林药、林草等多种人工紫胶园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构建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变了以往紫胶生产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陈又清说,“这种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在解决农林争地矛盾、农林资源合理利用、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紫胶在国内市场的应用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未来,紫胶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陈又清表示,云南可采取加大科研力度、建立健全紫胶产业管理体系、培植龙头企业等方式促使紫胶产业健康发展。据紫胶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所消耗的紫胶中一半以上是漂白紫胶产品。凭借紫胶种质资源库优势及全球领先紫胶生产企业的加持,云南紫胶产业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本报记者 张三亚

  • 第8届南博会首批进境展品顺利通关

  • 立足云南将紫胶推向世界

  • 报头

  •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云南高质量发展

  • 以更大力度加快发展城区经济

  • 第8届南博会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 我省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

  • 滇中新区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新区实践

  • 嵩明县优化服务吸引外资快捷落地

  • 导 读

  • 暑运首周昆明长水机场出入境人员达5万人次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