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沙沟葡萄缀满枝 果农丰收笑开颜

葡萄挂满枝头,李林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周凡 摄

近日,记者来到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沙沟社区红沙坡居民小组的葡萄园,只见紫红色的葡萄挂满架子,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七八月正是采摘季,今年亩产在2吨左右。”葡萄种植户李林介绍。

红沙坡居民小组地处滇中新区通往嵩明的320国道旁,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大约7公里。该居民小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葡萄,至今已有30多年。“最开始种葡萄的就是红沙坡,由于收入不错,带动整个沙沟社区几乎家家户户种葡萄。”大板桥街道沙沟社区工作人员郁礼蓉告诉记者,种得最好的种植户年收入约17万元。

今年55岁的李林1994年从石林引进“康能无核小玫瑰”品种。他说,每年葡萄园里农家羊粪要用掉20吨左右,葡萄口味才好。“2023年种了6亩,主要靠零售,10至15元/公斤,年收入大约8万元。”除了“康能”和“水晶”两个品种,李林还引种了“夏黑”和“阳光玫瑰”等新品种,“正在试种期,今年挂果,明年进入丰产期。”

“大儿子住在昆明润城小区,孙子也在城里读书。我和老伴还是喜欢我们自己的农家小院子,干干体力活,心情舒畅,身体也好。”李林用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紫莹莹的果实说:“‘小玫瑰’正在采摘期,欢迎大家来沙沟社区摘葡萄,感受农家生活。今年的葡萄亩产预计比去年高,年收入也会有所增长。”

据悉,8月,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沙沟社区将举办第一届葡萄文化节,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马逢萃

通讯员 吴思嘉

  • 昆明文理学院分课堂2024年第一讲开讲

  • 陈宇:永远带着好心情感知云南

  • 沙沟葡萄缀满枝 果农丰收笑开颜

  • 滇中新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 安置户拿到399本不动产权证

  •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捐赠仪式在昆举行

  • “菌视界”生物科技再获一项发明专利

  • 东湖社区探索“一老一小”服务新模式

  • 安宁市图书馆上榜

  • 嵩明县青年人才引进筑梦公寓挂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