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游步道、绿意盎然的树木花草、布局合理的健身器材……步入滇中新区长水街道大板桥集镇门楼北侧的消防主题小游园,几名孩童正嬉戏打闹,不时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老人们坐在花台边相聊甚欢,笑容洋溢在一张张脸庞上。
滇中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消防主题小游园于今年3月开工,占地面积792.13平方米,已种植乔木13株。该公园以消防为主题,通过绿化景观、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目前该公园的健身器材、绿化景观、人行步道等设施逐步完善并投入使用,让周边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触手可及。
“如今家门口就有公园,幸福感提高了,每天下班之后可以带着孙女来玩一玩,有时候可以约着朋友来坐坐。”谈及家门口环境的变化,在大板桥工作了8年的王德新最大的感触是越变越好,越来越美了。
群众出门走几步就能享受绿色生态空间,找到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这得益于滇中新区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举措。近年来,滇中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将打造“口袋公园”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顺应新时代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需求,持续在口袋公园建设上下足绣花功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通过“见缝插绿”“开荒拓绿”、景观提升改造、更换老旧设施等举措,对大板桥集镇片区的零星场地、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该片区打造了消防主题小游园、善邻园、爽夷园3个“口袋公园”,配套健身器材、景观照明等设施,让群众享受“开窗有景,出门见绿”的幸福生活。
布局亭台桌椅,满足居民休憩需求;摆放健身器材,群众在家门口便可锻炼身体。在滇中新区安置房中心绿地邻里广场,占地面积763.17平方米的善邻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小公园。在大板桥集镇门楼南侧,种植了60株乔木、占地面积396.06平方米的爽夷园,成为周边居民呼吸新鲜空气、茶余饭后散步的新场地。今年以来,居住在滇中新区大板桥集镇片区的群众拥有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幸福半径”持续扩大。
如今的滇中新区,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颜值”,还有“枝繁叶茂”的创新实践。除了根据“口袋公园”的片区特点和公园主题,配备健身器材、娱乐器具等设施,采用鲜花、绿植等元素建成的常规公园,滇中新区还融入特色文化、消防安全、党建宣传、民族团结等内容,打造集娱乐健身、文化浸润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让群众在城市的细微之处感受“小确幸”,打造更多老百姓“出门可达”的幸福乐园。
本报记者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