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三亚 马逢萃 肖永琴 陈熙 文/图
编者按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走进军营,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国家;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着人生新的篇章。滇中新区退役军人换装不换“魂”,退役不褪“色”,在基层治理、创新创业、服务群众等新的“战场”上,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体现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贵品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让我们弘扬建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创办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陈俊
困难可以讲,办法自己想
2015年9月,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学习的陈俊,为圆军营梦,大一结束就入伍到海南某部队,之后两年跟随部队辗转广东、广西等地。凭借优秀的体能和文化成绩,考上军校的陈俊又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军校重返云南民族大学。
陈俊对连长、排长、班长和其他战友们的劝说记忆犹新:说放弃容易,一定要慎重考虑,开弓没有回头箭。“没去读军校估计是我至今最大的遗憾了。”2018年重返云南民族大学的陈俊,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创业,做过电影院服务员、电商客服和书画培训班老师等。目前,1995年出生的陈俊已是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辖区内云南承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明承优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几年前,陈俊的培训学校做到了6个分校的规模,滇中新区直管区内小学课后服务大部分由昆明承优公司承接,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在西冲小学开设的木工、烘焙等课程。“扩大规模并不是难事,一个学校理顺了,之后的扩校都不是难事。但是,我理解的教育培训是‘大教育’概念,传统教培比如书画、音乐、文化课程类等培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陈俊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促进教育变革迎来了空前的机遇,也让他对教育教培有了更多思考。今年4月,陈俊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教育大模型、智慧黑板、VR移动课堂、AI智慧体育、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让他大开眼界。
陈俊大学所学的工艺美术专业涉猎范围广,包括非遗技艺传承、扎染、蜡染、十字绣、面塑、陶艺、绝版木刻等。“最重要的是,两年部队吃苦耐劳精神的历练,是我最宝贵的财富。”陈俊说。“做企业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部队教会了我‘困难可以讲,办法自己想’,还会有多少难事能难倒我们呢?”陈俊回忆起在部队的种种经历:顶着烈日站2个小时的军姿,每天早上11分钟内回不来再来3公里的晨跑,每组前3名可休息,直到全排最后1人休息才算结束的400米跑。“这些训练对于小时候没吃过苦的我来说确实是‘苦不堪言’,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人生的宝贵经验。”陈俊说,“困难可以讲,办法自己想”已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
拉着会“走”的木头狗、木头机甲、木头机器人、木头存钱罐、木梳子……记者在西冲小学的木工教室看到了学生们劳动课上的杰作。“劳动课不只是扫地捡垃圾这么单一,应该更丰富多彩。”陈俊说,孩子们在木工课上不仅能学到涵盖数学测量、物理力学等知识的课程,还极大地锻炼了动手能力,他们经常在木工课上忘记了下课和放学。在烘焙教室,孩子们会自己制作曲奇饼和各种造型的蛋糕。在创客教室,孩子们可以通过编程课程的学习操作用于药品、物流分类的机械臂。
陈俊的教培课程涵盖了文化艺术、体育类、科技、劳动素质、非遗传承5大类。迎着全国低空经济的产业风口,陈俊希望可以在云南“低空+旅游”“低空+农业”“低空+应急救援”及山区短途运输等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方面有所作为。今年7月1日,陈俊取得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比如‘低空+农业’、山区短途运输方面,用植保无人机能解决播种、施肥、喷药、运输等繁重的农活,且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1架植保无人机的劳动量比得上100个农民。与传统喷雾器相比,植保无人机喷药能够节省40%的农药使用量。”陈俊说道,他正在积极对接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植保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可以做无人机销售、技术实操培训、维修售后等方面的工作。
凌翔社区工作人员李俊坤
大家都需要被听见被看见
7月26日,记者跟随滇中新区长水街道凌翔社区的工作人员李俊坤走访居民、商户,春风里小区卖烤饵公式的摊主果红梅一看见李俊坤,连声称谢:“帮了大忙!我也是没办法才打你们电话。”“生意还好吧,没有人再来找麻烦吧?”和果红梅交谈了好一会儿,得知她生意平稳,李俊坤才放心离开。
“头几天社区接到她电话,哭得很厉害,说有人投诉她,不让她摆摊,她活不下去了。我正开会,赶紧叫两个同事过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李俊坤告诉记者,这位摆摊大姐因被人举报占道经营,影响了生计,只好向社区求助。“她户籍不在我们这里,是楚雄州姚安人,还是脱贫户。丈夫在机场附近一家企业上班,收入不多。家里有两个小孩,小的还得背着。”李俊坤说。通过上门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是,果红梅得到了拥有商铺的业主允许才在商铺角落里经营小摊位。李俊坤于是联系业主方和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到场,请业主详细说明,“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确认,不属于占道经营,提醒她往里面收一点,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城市社区就是这样子,人与人之间的小冲突、小杂事特别多。”凌翔社区是临近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大社区,有1.5万多户居民,总人口超过3万人,“很多居民是服务机场的企业职工,流动人口也多。”李俊坤说。
李俊坤是退役军人,曾在浙江某部队服役8年,到凌翔社区工作之前,在小哨街道矣纳社区的张家屯村小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还是不一样的。在乡村大家都认识,是熟人社会,甚至还有血缘关系,有时候叫一声大爹、大妈,人家会给个面子。”李俊坤说,相比乡村,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居民的个体意识、维权意识都很强,“都是大企业员工,懂得比我多。”
“你到人口众多的城市社区工作后,最大的转变和收获是什么?”记者问。
“服务意识增强了。我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处理一件事的过程很重要,懂得倾听很重要。除了常态化工作,像居民申领生育补助、残疾人补助,办医保、低保这些事项要到社区办事大厅办理,临时处理像果红梅这样的随机事件也是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李俊坤说,居民有了诉求,我们都要过去,听听发生了什么,调解矛盾,我发现,有时候结果对社区居民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大家的需要、诉求有没有被认真地倾听,其实大家都是需要被听见和被看见的。
李俊坤和记者分享他的人生阅历与经验说道:“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曾因换防原因转换多个工作地点,积累了很多地理信息。去过浙江衢州、丽水、金华,还去过江西上饶,也到过大西北参加演习,共事过的战友有云南人、浙江人、安徽人……这些经历对于我理解地域、理解人还是大有帮助的。”
据李俊坤介绍,最近做的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是帮助一位社区居民的孩子申领残疾人证。孩子是保山户籍,在凌翔社区居住,有先天性的眼部缺陷,原来的残疾人证经过10年时间到期了,在换证过程中因为涉及到政策变化遇到了困难。李俊坤说,“通过协调上一级残疾人联合会、办证大厅工作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一起到他家中,听取诉求,然后重新联系医院进行检测,最终办好了证件。虽然等级和原来的不一样,但是家长也能够理解。办好这件事,我也松了口气,觉得对人家有个交代了。”
在星月澜湾小区工作的缪树和
把部队优良传统延续到工作岗位
老兵,不单单是个称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退伍不退奋进志,从军装到工装,不变的是坚守与担当。
1996年12月,缪树和胸怀保家卫国之志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队,于2000年退伍,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5年,他加入云南绅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2019年作为片区负责人来到滇中新区星月澜湾小区工作。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百分百的责任心继续为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目前,缪树和所负责的滇中新区大板桥片区和嵩明县杨林片区安保业务涉及学校、医院、小区、市场等场所,团队人员最多时近200人。在工作中,他时刻以身作则,从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到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率先垂范,带领团队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安保和物业服务工作中,为所服务的场所营造安全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019年之前,星月澜湾小区不时会有盗窃案发生,缪树和所在的绅顿保安公司团队为小区提供服务后,为了保护业主的财产安全,缪树和带领班组人员任劳任怨,对每一栋楼进行加班蹲守,在抓获4起盗窃案嫌疑人后,小区再也没有发生过盗窃案件。
部队的磨砺造就了缪树和严守纪律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军人的坚毅本色深深烙印在他身上。“按照公司的规定,我们早上的到岗时间是8点30分, 由于在部队养成的习惯,我每天8点钟就提前到岗了。” 缪树和说,他就住在星月澜湾小区,到岗后,他会先在小区巡逻一遍,看一看公共设施有没有被破坏,查看一下楼顶、车库等地方有没有安全隐患,为了给业主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巡逻中,除了安全问题,发现的卫生问题他都会及时联系物业进行处理。处理完星月澜湾小区的事务后,他就立即关注所负责片区其他团队的工作情况,有需要处理的事情就立即进行处理。
“为了给服务场所营造良好的安保环境,我按照公司规定,在片区班组的管理中, 严格要求团队成员团结一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坚守职业道德。” 缪树和说,他所在片区的每个班组上下班必须列队集合,上班时对工作进行安排,下班时讲评当天的工作,每周必须组织班务会,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同时开展培训,提高团队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团队能确保所服务场所的安全有序,保护好业主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保行业致力于为千家万户守护平安,而军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好能为这份“守护”保驾护航。疫情期间,缪树和带着片区班组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奔走在服务保障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挺身而出的无畏精神、勇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充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公司所服务的学校、社区、医院、市场等场所的抗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带队对公司所服务场所提供安全保障外,缪树和还带队参与了节假日、马拉松、南博会等重要安保任务,默默守护着社会安全。
“他为人和善,对人挺好,工作认真负责。”星月澜湾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汪先生赞许地对记者说,平时工作中缪树和严格要求团队人员,同时也时时关心着大家,让大家有困难都来对他说。
通过部队的磨炼,缪树和做事雷厉风行,面对压力和挑战不退缩不逃避,遇到困难敢担当敢亮剑,把军人的光荣传统延续到了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今年我儿子也满18岁了,我准备让他也应征入伍,在部队历练出韧劲、拼劲、勇于担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期许地说。
云南徽商酒店运营总监张丽昆
为军人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在云南滇中新区长水街道凌翔社区,云南徽商酒店以其独特的军人驿站服务而闻名,在这里,军人和退役军人可以享受到特别的关怀和优惠。
在云南徽商酒店,军人驿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实践。酒店运营总监张丽昆凭借她30年的酒店行业经验和对军人深厚的敬意,带领团队将军人驿站的服务措施落到实处,为军人和退役军人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
从中专毕业到考取大专证书,再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接受总经理培训,张丽昆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一步步成长为拥有30年酒店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当记者问及酒店为何积极参与军人驿站建设,张丽昆说,“云南徽商酒店的两任董事长均为退役军人,酒店参与军人驿站的建设,不仅为军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更将军人的精神融入到了酒店的服务和管理之中。”
军人驿站的成立,是昆明市双拥工作的重要体现。张丽昆和酒店运营团队为军人及军属设立了3个优惠房间,套房仅售181元,远低于正常五六百元的价格,标间只需81元,还包含自助早餐。即便优惠房间订满,军人仍可享受8.1折的特别折扣,确保他们始终能够获得最优惠的待遇。这些举措,不仅让军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彰显了酒店对军人的尊重和关怀。
云南徽商酒店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军人驿站的授牌仪式在CCTV5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酒店的军人服务。近一年来,酒店已为军人提供了900间房的优惠住宿服务。
军人驿站不仅是一个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关怀的家。为此,张丽昆和团队还创新将酒店房间布置增加军人元素,床单、抱枕等都设计有拥军图案,水杯、墙饰等也充满军队特色。这些细节,让军人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军人的荣耀和信仰。
张丽昆说她的军人情怀源自酒店创始人的影响。“我们酒店两任董事长身上坚持、团结和高效的管理风格,以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去把事情做好的这份执着,深深影响了我。”
云南徽商酒店的军人驿站已成为军民融合的典范,军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幸福感,他们的满意是对张丽昆和团队最好的回报。“这是我第二次入住贵酒店军人驿站,真切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幸福感。”“谢谢服务人员帮我们收拾了房间还叠了睡衣,这里的服务很温馨。”……翻开酒店的军人驿站反馈本,记者看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里,充满了入驻人员的感激之情。
张丽昆和酒店团队的努力和付出,不仅为军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关怀,更为发扬与践行“民拥军、军爱民”的光荣传统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