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4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开园5年创佳绩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

园区喜获金梧桐奖。

园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园区开展应急救护演练活动。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外景。 本版图片均为供图

本报记者 舒珺珩

时间承载着奋进的重量,岁月谱写着美妙的乐章。

春华秋实,风雨兼程。

从0到1,硕果累累。

5载耕耘,铸就辉煌。

5年,是一幢幢标准厂房的呈现。

5年,是一家家企业的落地投产。

5年,更是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滇中新区这片投资沃土上书写的华章。

2024年9月,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喜迎开园5周年,多项业绩创新高!

筑巢引凤,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是由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人民政府与滇中新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科技产业招商运营平台。园区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26亿元。园区于2018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2019年10月首个园区——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园区的开园运营,标志着滇中新区第一个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创新创业、产业升级为一体的科技型综合园区正式诞生。

从杂草丛生的荒地,到70栋包含了大中小型独栋式厂房、围合式厂房、高层研发厂房和生活配套楼的建筑群,5年来,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已形成“一园四区”[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虚拟现实科技产业园和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发展新格局。花园式厂房、工业氧吧、宜居宜业已成为园区代名词,完备的园区配套设施也为后续产业导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

2019年10月,园区招商运营正式扬帆起航。5年间,园区紧紧围绕云南“3815”战略及推动“三大经济”发展目标,依托北京电控“芯屏”产业生态建设契机,紧紧抓住云南省建设“数字云南”、昆明市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滇中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机遇,以滇中新区全面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为导向,充分发挥电子城高科产业资源优势和科技服务优势,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和现代服务等领域开展招商,吸引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面向南亚东南亚产业向西南转移,深入北上广深等10余个省市,与多家省内外协会、商会保持密切联系,不断进行产业导入。

自2019年10月开园以来,有效工作周内园区每周成交面积约1500平方米,先后引入项目330余个,累计招商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受托资产出租率累计突破76%。成功引入了以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AR/VR光学模组、PCBA贴片、数据存储、电子材料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领域项目45个;以水下机器人研发测试、矿山智能化设备研发制造、模具制造、冻干机制造、新能源充电桩组装测试、节能设备制造、机械零部件制造、电气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制造领域项目105个;以云南首家分子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重组疫苗、HCG、助听器研发及组装、生物样本检测、医疗器械研发仓储、生物防治,依托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原料的天然植物萃取、健康饮品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项目72个;以咖啡冷萃、茶类冷萃、新型茶类、传统咖啡、传统茶为代表的高原特色领域项目62个;以航空配套、智慧城市、工程检测、电力检测、计量检测、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领域项目42个。

园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凸显,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企业拥有相关专利300余项。同时,作为滇中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园区积极吸引人才、技术、政策、知识产权等各类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以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适宜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优质营商微环境,为滇中新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5年来,园区主打“立体式”全方位服务,在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上深耕细作,全力构建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凭借电子城高科在科技产业资源整合及资本运作能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助推能力以及科技发展空间运营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以科技产业聚集为核心,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化、智慧化、特色化园区运营服务,为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专业空间。同时,园区以“科技服务,品牌聚焦”为主线,共举办相关招商交流活动80余场,助力入园企业快速发展。

为构建有利于企业成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此期间,园区共举办公益沙龙20余次,开展财税、法律、政策等知识宣讲活动50余次,并在法务咨询、创业投资、企业融资、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全力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重视企业落地、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4小时响应企业服务需求,从项目、企业、产业角度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多元化服务生态环境。

党建引领,服务助推园区发展

5年来,园区坚持搭建党建互动平台,形成政府、园区、企业多方联动,打造中关村电子城红色园区,摸排梳理园区企业党组织建设及党员情况,推动符合标准的园区企业成立“两新”组织党支部,解决园区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转移问题,让园区内党组织和党员有效联结,绘制园区和企业发展“同心圆”。同时,园区以党建联建方式开展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的系列活动,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党建+”系列联建活动,不断搭建沟通互动平台,持续优化园区的营商环境,为园区产业发展和滇中新区招商引资赋能助力。

5年来,园区以党建为引领,始终将安全运营放在首位,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和谐园区。定期为园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消防、防风、防雨等系列培训讲座,强化入园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开展消防、防汛、防爆、有限空间作业等实战应急演练工作120余次,织牢织密园区安全生产网,全力提升企业安全应急能力。同时,园区严格执行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安全隐患,做到立行立改,着力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氛围,为入园企业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工业产业园区环境,持续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为园区入驻企业安全稳定运营发展保驾护航。

品质为先,努力加强品牌建设

5年来,园区一直秉承着国有企业的担当和责任,在促进滇中新区经济发展中奋力而为,始终围绕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积极拓宽市场渠道,超额完成各项招商指标。持续助推入驻企业落地投产、激发入驻企业投资活力,实现入驻企业总投资约11亿元,累计纳税额约2500万元,企业年产值约5亿元。通过引进各类企业,促进产业链延伸与拓展,先后为属地创造就业岗位3000余个。园区积极发挥产业聚集效能,为地方财政增收、社会就业增岗贡献力量,在保税收促就业方面形成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5年来,园区始终坚持品质为先,不断加强品牌建设,营造业内良好口碑。以“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运营推广模式,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园区品牌形象打造,先后斩获“中国产业科技园创新科技园奖”“中国产业科技园金梧桐奖”“昆明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多个奖项。

新征程、新起点,园区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助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壮大企业集群规模,积极营造优质的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助推企业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锚定云南省“3815”战略及推动“三大经济”发展目标,紧抓昆明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延链成群发展及滇中新区着力打造未来交通科学城的重要契机,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承接产业转移。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不断激活园区后续发展新动能,为滇中新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