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安宁市交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报记者 李燕

近年来,安宁市始终锚定西部县级教育强市目标,聚焦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育人方式变革等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公平,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教育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迈上新台阶,高质量教育成果更加普及普惠,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扩容升级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走进安宁市宁湖小学的创客教室,几名小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地操作一架架无人机起飞、过障碍。“我特别喜欢无人机课程,可以了解到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构造和用途。”该校五年级学生黄泽宇说,自己正在为安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准备,希望可以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宁湖小学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了消防科普馆、3D打印教室、创客教室、书法教室等硬件配套设施,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升级。这是安宁市推进现代化、特色化、创新型高品质办学取得的新成效。

安宁市持续夯实基础教育发展根基,全面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有学上”。近五年,安宁市投入22.6亿元资金新建23所学校,改扩建5所学校,新增校舍面积43.15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公办学位26820个。目前,全市共有省一级幼儿园6所,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3所,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3所,省一级高完中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100%。

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持续保障人民群众“上好学”。安宁市累计投入4.2亿元,对标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和省级特色学校,改善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投资4023万元实施“阳光体育”项目,改造全市23所中小学幼儿园田径运动场8.7万平方米、篮球场3.3万平方米、幼儿户外活动场地1.1万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为18所学校1703间教室安装护眼灯20436盏;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普通教室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100%全覆盖。

随着学前教育增量扩容、中小学校改扩建、办学环境改造提升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系统推进,一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安宁不断涌现,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幸福“起跑”。

外引内培

锻造高素质育人队伍

“我们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在培养、引进、交流、激励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安宁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雪飞介绍,当前安宁市正着力实施教师队伍筑基工程,进一步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优化教师编制资源配置。安宁盘活全市编制资源、变革编制管理方式,2019年—2023年教育系统总编制数由2870名增加到3031名。通过补齐空编、调剂编制、购买服务、招聘合同制教师等多种方式,2019年以来累计补充教师2077人,全市初中、小学生师比分别为11∶1、18.6∶1,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7。

加强教师梯队培养。积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6年来,教师交流平均比例为12.52%,其中骨干教师交流平均比例为29.34%;近三年,通过实施“县管校聘”、“优秀教师入螳川”、银龄计划、校园专项招聘、强化培训、合同制教师招聘等系列措施,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安宁市共有高级职称教师1257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云南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建成云南省名师工作室2个,优秀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0%。

“安宁市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引才计划,集聚了一大批优质教育人才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安宁中学初中部任教的惠兴社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由安宁市“优秀教师入螳川”引才计划引进安宁,这里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适合教师成长。

融合育人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课程在安宁市昆钢第一小学开展,在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们挥动锄头、铁铲,一起挖塘、栽苗、培土、浇水,尽情体验劳作的乐趣。“开展特色劳动实践课只是学校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其中一环。”据昆钢第一小学校长余文介绍,该校还通过开展航模、啦啦操、足球、创意美术、柔道等21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安宁市教育事业在关键处落子。该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教育教学实现质效双增。安宁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探索“一校一品”特色化办学格局,挂牌成立23家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立以基地为站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创建国家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23所、省级特色学校10所,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111所,昆明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昆明市联办训练点2所。义务教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体育课、艺术课、劳动课程开齐开足率达100%。持续优化普通高中办学资源配置,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87%。

特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绘就民生幸福底色。安宁全面实施“托管+拓展”“5+2”课后服务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课后服务经费5457万元,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8%,家长满意度达95%。实施覆盖9个街道的公益免费暑期托管服务,每年服务学生约8000人次。

强化心理关爱,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聘请11位全国省市知名专家和64名心理教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成立安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协调联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四方力量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成功创建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 新区开展“环卫工人节”慰问活动

  • 研究部署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四季度重点任务等工作

  • 安宁市交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答卷

  • 滇中新区领导率队赴日韩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 云南省金融特派员进驻新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 新区推进城市美化绿化工作让群众共享高品质绿色生活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区力量

  • 申通快递昆明转运中心全力保障“双11”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