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排头兵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四个传统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培育工业母机产业。加快推进中国稀土、农夫山泉等重点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盘活园区低效用地,提高亩均投资、亩均产值,让园区产生“聚变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加快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
2024年,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00亿元,是托管前6年总和的16倍。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面积从4.83平方公里扩大至7.83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有效扩展。
2025年,将继续改善磨憨基础设施“硬联通”,强化商贸物流“软联通”,促进“口岸+通道+城镇+产业+物流”联动发展。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办好年度“10件惠企实事”。提档升级“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大提升。推行“暗标”评审试点,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公平性。落实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持续打造六条“黄金旅游线路”
昆明市谋划推出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六条“黄金旅游线路”。2025年将持续打造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建成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把环滇池岸线打造成昆明核心旅游目的地
滇池绿道外海段71公里贯通,串起沿湖美景,为游客打造舒适、惬意的绿色休闲空间。
2025年,将高标准建设滇池绿道配套设施,加快航运设施建设,推出一系列“文旅商赛演”高品质文旅活动,加快把环滇池岸线打造成为昆明核心旅游目的地。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持续培育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特色商圈、商业街区、商业网点综合发展。落实“两新”政策,实施“4+1”行动,加速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发展“四首”经济,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消费新场景。
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主动融入国家澜湄数字经济合作计划,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大通道,打造面向“两亚”数字合作示范区,实现数字出海。推广人工智能行业典型示范应用10个以上,建设智慧之城。启动50个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培育30户“小灯塔”企业、5个“链式”转型案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