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滇中新区管委会获悉,2024年,新区集中引入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汇集平台和产业转化平台,为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由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共建,三方携手打造跨区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云南研究院将瞄准国际学术和科技前沿,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云南省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山东大学优势科教资源,以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所面临的“卡点”和“堵点”问题为目标导向,引育高端人才,产出原创科技成果,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云南研究院院长王明星告诉记者,研究院将聚焦高端人才引育,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建立健全研究人员激励机制和开放协同的研究团队合作机制,让更多高水平人才群体落户云南、服务云南,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云南研究院初期将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灾害防控、智慧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进行建设,后期将拓展到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王明星介绍,该院将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开放体系,打造人才引育平台,计划每年投入20至30名研究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科研攻关,在5年内引进和培育以博士为主的专兼职高层次科技人才10人以上,打造一支100人左右的高水平科研和产业化团队。
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是由滇中新区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交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致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产学研用一体化国际人才培养中心、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辐射中心、未来交通产业技术策源地。记者从滇中新区管委会获悉,该研究院计划在1至2年内培养交通领域人才200人以上,其中留学生不少于20%,硕士、博士生与博士后不少于50%,为南亚东南亚国家企业培训100名以上高级技术技能人才。3至5年内,人才培养规模超过1000人,建成博士后流动站,为南亚东南亚国家企业培训600名以上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滇中新区将做好服务保障,提供有力支持,依托山东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推动两个研究院汇聚更多科技领军人才,结出技术转化硕果,推动更多项目平台与云南连接、在新区壮大,助力云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云南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本报记者 肖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