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三亚 马逢萃 肖永琴 周凡 舒珺珩 通讯员 杨艺琪
今年全国两会上,王予波省长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些年,我们坚持把云南一域放到全国发展大局下来审视和定位,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塑造综合优势,集成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谈一个地方的机遇,关键要看企业家和群众怎么看、怎么评。”
集成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已成为滇中新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滇中新区已成为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在这里,“云南机遇”叠加效应为优航科技的成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黄金期,丁旺科技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创芯微电子科技生产效率提升30%,新区驻企特派员一对一的服务给名扬药业的创新发展吃下“定心丸”。
优航科技
“云南机遇”让企业成长进入黄金期
“依托云南的气候、农林、文旅、应用场景等优势,公司开发了‘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生态监测’等解决方案,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州市,并逐步拓展至周边国家市场,年订单量增长超40%。”作为云南本土的无人机企业,云南优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亮告诉记者,创立于2015年的优航科技,紧紧依托云南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企业得以迅速成长。“我们的研发及飞行团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的无人机总师团队组成,有十多年的长航程、大型无人机研发制造经验积累及丰富的飞行服务经验。无人机航空燃油发动机的研发和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申请了18项国家专利。”刘国亮介绍,“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地貌为无人机测试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山高谷深,94%的土地为山地,海拔从60米到6000米的独特地形地貌。”优航联合省内高校建立“高原无人机研发中心”,利用本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绿色动力系统,降低能耗成本30%以上。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引进省外高端技术团队,并在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产能提升200%,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货物运输和物流快递将是云南未来的发展强项,可为全国无人机产业提供又一应用新场景。
“政策利好不断,云南可为全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刘国亮介绍,目前,全国近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国超过2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围绕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云南省也先后出台《云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云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及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昆明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市低空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市场主体50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开展“低空+”应用场景试点50个以上,引进至少5家行业代表性企业。刘国亮告诉记者,云南骏鹰航空科技公司专注于优航科技的另外一项业务——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骏鹰航空长期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研发无人机,拥有20多项技术专利,开发的无人机覆盖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众多领域。“气候、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形成的‘云南机遇’叠加效应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黄金期。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让无人机技术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空中引擎’”。
申通快递昆明转运中心
抓住云南新势能新机遇跑出加速度
当晨光掠过保山潞江镇新寨村的万亩咖啡园,咖农李德荣已将刚刚处理好的咖啡生豆装入申通快递的特制包装箱。这批承载着高黎贡山独特风味的包裹,将在36小时后跨越2800余公里,精准抵达上海咖啡师的吧台。
2024年,申通快递云南省公司累计寄出咖啡730吨,占保山网点出港快递量的50%,助力新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增长超40%。数字背后,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与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在直线距离保山市区仅60公里的新寨村,近千米的海拔落差曾让优质咖啡豆困守深山。2023年,申通快递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扎根村寨,累计投入3000人次,硬是在蜿蜒山路上蹚出一条生路。“多频次、小批量”的灵活运输模式,不仅让咖啡豆实现当天发货,更将运输成本压降20万元。“过去愁销路,现在愁产量跟不上订单。”李德荣的感慨,印证了物流网络对产业链的激活效应。
乡村市场的旺盛需求,正转化为滇中新区物流业的创新动能。仅2025年,申通快递昆明转运中心计划再投资2500万元对出港场地进行自动化分拣设备更新改造,改造后整体出港产能将大幅提升,到2027年预期可达日均处理110万件。来自宣威的分拣女工袁桂灵见证着设备升级带来的变化:“异形包裹也能自动分拣了,效率比过去翻了两番。”
该中心运营负责人曾广宜透露,云南特色农产品出港量年增速保持30%,保山咖啡已实现全国28个省份、290多个城市隔日达,天麻、鲜花等产品正成为新增长点。
云南的机遇,藏在14亿人口国内市场与25亿南亚东南亚市场的交汇处。这种势能正在滇中新区加速聚合。2024年3月,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专程走访斗南花卉市场——这个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去年供货量增长20%,正是申通投入上亿元升级昆明转运中心的底气之一。作为国家级新区,这里正推进陆空高铁联运大通道建设,长水国际机场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落地,高铁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申通、京东、顺丰等企业集聚成势。
“从深山咖啡园到国际货运航线,运输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云南融入双循环的机遇。”曾广宜指着分拣线上疾驰的包裹说。当自动化分拣系统以秒为单位提升效率,当市场要素因聚合发生机遇的裂变,一条新时代的物流动脉正在滇中新区蓬勃跃动。
名扬药业
良好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滇中新区的云南名扬药业有限公司,在灵丹草合剂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运转不停,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个流程的生产。经过严格的原料精选、提取浓缩、液体配制和纯化、灭菌灌装、包装质检等流程后,一瓶瓶灵丹草合剂依次“走下”生产线,发往全国各地。
云南名扬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的云南名扬制药厂,目前已发展成为集中药、医疗器械、医疗美妆、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医药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扬”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康力欣胶囊及新冠推荐用药灵丹草合剂等11个国药准字号产品,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拥有22项发明专利。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家产品康力欣胶囊、熊胆舒肝利胆胶囊经遴选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目前公司生产销售的药品有康力欣胶囊、熊胆舒肝利胆胶囊、舒心通脉胶囊、灵丹草合剂。”云南名扬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静涛介绍道,除了4个主要产品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抗HPV妇科凝胶已提交生产销售许可申请,拿到批文后即可投入生产。此外,公司聚焦于大健康产业,现已建成医美化妆品GMP车间,菲牛蛭美妆系列产品已生产上市,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在全国设有18个办事处,产品销量逐年递增。去年,公司产值为2亿元,销售额为4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发展的“定心丸”。“1998年,我随着名扬药业来到新区,见证了名扬药业建厂和发展的每一步历程,感到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新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去年,新区还选派了驻企特派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为企业宣讲惠企助企政策,听取企业诉求。”孙静涛说,在全力保障现有产品生产销售的同时,公司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基础研究上狠下功夫,与中国科学院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重点投资开展常见病及难治疾病的药物研发。研发项目包括急慢性肾功衰及糖尿病肾病的新药研究、斑痕疙瘩治疗药物研究、菲牛蛭保健及特种美容产品和防脱发产品等的研发,为名扬产品的更新迭代提供保证。同时,公司与国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研发合作,有望在生物医药产业获得创新发展。
丁旺科技
新技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支撑
滇中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以其区位、政策及资源等多重优势叠加,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扎根新区的云南丁旺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新的发展篇章。
自2021年投产至今,这家集研发、生产、维护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已实现3000万元年产值,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行列,用实绩印证着“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的含金量。
作为丁旺科技集团三个子公司之一,云南丁旺研发创新硕果累累。2021年自主研发的智能充电能源路由器专利核心技术荣获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初创组二等奖;2023年自主研发的智能绿色充电装备获得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今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先进适用性技术遴选名单。丁旺科技‘智能充电能源路由系统技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推荐的技术同台竞技,并成功入选。”该公司销售总监马云山说,目前公司拥有7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
新技术也为产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大支撑。“新技术就是强劲竞争力,公司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同时,也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马云山介绍,该公司已实现充电桩系列产品及智能充电能源路由器系列产品的本地量产、本地采购。目前正在加速技术整合、新产品落地,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优良的营商环境始终浸润着这片创新的热土。项目落地,新区相关部门就开始指导公司申请从国家到新区各个层面的补助;帮助联系银行,解决资金问题助力技术攻关;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多位研发人员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正如马云山所言:“从营商环境、金融服务到人才安居、成果转化,从本地采购到向外拓展布局,企业成长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浸润着‘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的滋养。”
创芯微科技
以新区为圆心布局国内外市场
走进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的云南创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大屏上的产量和产值、生产线的生产状态等信息不停地变化,一旁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扫描物料上的二维码后将各类物料送至生产线等待下一位工作人员将物料装载至上版机中,再依次进入印刷、贴片等环节……
“这是公司刚刚启用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二维码扫码上传至系统后,这些物料便有了‘身份证’。我们可以在物料供应、生产过程、市场使用等全流程进行追踪。该系统的引入,使工作流程更加紧密,生产效率提升30%,为今年开拓省内外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创芯微科技工程师刘超告诉记者。
“企业落地以来,以滇中新区为圆心,‘朋友圈’不断扩大,昭通市、宣威市、富源县等地多家爆破企业使用了我们公司生产的芯片模组,以去年5月投入市场的煤矿许用专用芯片模组为例,全省范围内销售了近20万发芯片模组,今年预计可销售超100万发以上。”该公司董事长黄全生介绍。
另外,湖北、湖南、山西、河北等省外市场的客户也络绎不绝。“凭着公司过硬的技术水平与高效的供货能力,近期,已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首批供货20万发芯片模组已开始组装使用。与河北卫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了产线匹配,首次小批量产品计划安排终端市场试用评价。”黄全生说。
“民爆器材行业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从云南出海大有可为。”近两年来,创芯微科技的市场、技术团队多次赴印尼考察,与当地企业保持了良好交流并考虑合作。“印尼企业看中公司丰富的爆破经验及云南便利的交通条件,正与我们洽谈合作成立爆破公司。通过输出先进的爆破技术,出口普通电雷管及爆破器材,打通产品出口全流程通道,再逐步向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器材生产等全产业链合作推进。”黄全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