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飞机维修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工地上,最后一车土石方完成填筑,推土机的轰鸣声与土石方车的行驶声交织成产业跃动的序曲,一场重塑区域航空产业格局的变革已悄然启幕。
这个规划建设10条维修生产线、1条喷漆生产线的维修基地,由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2027年全面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航空维修核心枢纽,年产值有望突破8亿元。
该飞机维修基地项目包括维修机库、喷漆机库、化工品库、保税库、培训中心等,涵盖机务维修所需全部功能,能提供B737和A320等系列飞机的航线维护、定检维修、整机喷漆、飞机拆解、飞机改装、附件维修等服务。
云南空港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光辉用激光笔指着飞机维修基地项目沙盘介绍,飞机喷漆作业对空气干燥度和流通速度要求高,需要的温度范围是15到35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35%到75%之间。“昆明年均气温约为18.8摄氏度,年平均湿度为74%,具有天然的喷漆作业优势。得益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先进的机库设计,比其他城市喷漆机库整体换气次数可提高0.4次/小时,机库大厅的升温时间和废气排放时间节约15%。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千万元耗能。”夏光辉说。
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正转化为强劲的招商引力。
飞机维修基地还在土石方施工期间,新加坡航空工程有限公司商务考察团队、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飞机维修企业就已前来考察,并表达合作意愿。“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我们计划引入约20家企业,充分挖掘飞机大修、改装、喷漆、部附件维修以及航材贸易等产业合作潜能,持续推进维修产业国际化合作,打造集维修、培训、销售、租赁、制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夏光辉说。
云南正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门户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有望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航空维修产业基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云南飞机维修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夏光辉说。
创始于2003年7月的云南空港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省内19个机场、近7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线维修、桥载服务、特车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在昆明机场和丽江机场为B737NG、A320机型提供定检维修,同时为其他机型提供定检维修、飞机拆解等深度维修业务。仅2024年,空港机务公司保障航班超43万架次,其中,维修放行约12万架次,日均放行350班,服务国内外航空公司客户超过70家。“目前公司盈利情况良好,去年盈利30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盈利已达3700万元。”该公司技术团队透露。
虽然飞机维修基地还在建设中,团队维修技术体系已经加速构建——累计投入4亿元引进三维孔探仪等百余套工业尖端设备,组建超千人的复合型技术团队;与滇中新区强化创新驱动与政策协同,充分发挥空港机务公司的维修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探索“制造+维修+保税”创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同推动打造国际航空维修产业集群。
2024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通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点26个,居全国第一位,每天10班以上快线航线增至15条,实现与33个国际及地区、80个国内站点双向“国际通程航班”业务覆盖。今年,随着南亚东南亚航线的新增,也将继续带动区域飞机维修需求激增。
站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高台俯瞰,新平整的土地向远处延伸,运行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80多年前,“驼峰航线”的传奇在这片天空续写,如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建设正为云南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腾飞空间。
本报记者 马逢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