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智慧车间”,传送带上数千瓶注射剂灌装后井然有序地传导至下一环节,机械手臂精准抓取数十瓶注射剂,整齐地放入药品箱中。外围的控制室里,技术人员专注地紧盯显示屏,实时掌握车间内各设备的运行情况与生产进度。“‘智慧车间’内的用电量、生产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通过监测技术实时传输到电脑中,一旦出现故障,能协助车间工作人员更快地判断问题所在。”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
昆明南疆制药公司位于滇中新区,是云南省内规模较大的容量注射剂专业制造与服务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有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基础输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2024年9月,该公司的“智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全流程数据信息采集、能源管控以及数据中台平台的打造,实现了药品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
依托数字化软件和自动化系统,企业打通了产品工艺、制造、质量等与产品制造链相关的各个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SCADA系统,能够对生产过程、能耗、库存、成本数据进行集成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在系统和人工的‘双保险’保障下,实现了药品质量数据可追溯率达100%,药品抽检合格率100%。”昆明南疆制药公司副总经理潘睿介绍。
生产效能的提升是数字化转型的直观体现。“目前,我们的每日产能基本可以满足云南省内各大小医院及省外医院每日近百万瓶的各类制剂需求,充足的供应量一改过去‘预订制’的生产模式,今年以来,不少客户都增加了订单。”昆明南疆制药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智慧车间’内4条国内先进的智能输液生产线日均可生产制剂近百万瓶,制剂生产从3.86亿瓶提升至4.04亿瓶,全年生产效能实现年产量增长4.7%,年产值增加约760万元。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4.45亿元,营业收入4.07亿元。”潘睿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转型带来的实效。
数字化转型同样为企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了契机。“在数字化改造前,我们使用的是老式生产设备,废水、废气、温室气体等排放量较高。改造后,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0013吨标准煤,下降27.78%;废水排放量为4.21万吨,下降10.9%;废气排放量6208万立方米,下降5%;温室气体减排量2907吨,提升26.6%。”设备综合管理部相关负责人韩得刚介绍。
数字化带来的生产效能提升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动能。“产能的大幅提升,让我们在市场拓展方面更具动力。过去,公司主要以云南市场为主。借助当前的各类利好政策,我们将持续把缅甸等东盟国家作为销售出口的主营市场,力争在2025年提升15%的海外市场份额。”昆明南疆制药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说。
“智慧车间”让昆明南疆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数智生产”的跨越,书写了生产效能与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舒珺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