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13面旗帜在田间迎风招展,大板桥街道“共耕板桥热土·同结劳动初心”青年农耕协作挑战赛正式开始。
随着锄头起落,红土飞散在半空,百余名来自街道辖区的青年职工们翻土、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互相默契配合,赛事进程格外紧张。
“今天种的是糯玉米和矮株红豆。”沙井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金介绍,“耕种土地为集体土地,共两亩。”“这是典型的云南红土,保水,种什么都好。”大板桥街道工作人员李加聪看向土地的目光格外温柔。
来自昆明市公安局空港经济区分局的队员唐文龙边劳作边叮嘱年轻同事:“打塘要注意行距和株距,否则出苗后长得歪歪扭扭。”
其他队伍还在翻土,新发社区的参与者们已经开始覆膜,“膜要拉紧,否则会压苗。”一身迷彩服、脚穿胶鞋的80后社区居民陶艳飞说,“先浇水,再盖干土。土松容易出苗。不能盖土以后再浇水,土壤板结,苗就出不来了。”
“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这点农活不算啥。等出苗了,还要及时浇水、追肥。”陶艳飞看着已经完成任务的自种田,忍不住预测收成,“照料得当,到农历7月份,可以来收苞谷了。”
据了解,沙井社区辖区面积34.74平方公里,下辖4个居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521户1887人。“有耕地两万亩,主要种西兰花、辣椒、甜脆玉米、小香瓜、荷兰豆等蔬菜。”李金告诉记者,社区农作物一年两熟,“4月至5月是耕种季节,8月至9月收获。到10月种第二轮,第二年3月收获。有30多户种植户能达到年收入30万元,年收入20万元的种植户就更多了,大家种菜的积极性很高。”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沙井社区正在建设冷库和分拣中心,预计今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可提高群众收入。“2024年,我们社区蔬菜总产量有3万多吨。”李金说。
经过裁判团队认真统计,沙沟社区和沙井社区代表队在本次挑战赛中赢得一等奖,“奖品就是你们自种田100%的收获。”大板桥街道工作人员钱廷栋宣布。
参加比赛的青年职工们赛后愉快交流。显然,比名次更能带来愉悦的是春种秋收的劳动成果。
本报记者 马逢萃 周凡
通讯员 钱廷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