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喻劲猛
从持续实施驻企特派员挂钩联系企业机制的“创新之举”,到2025年迎新春企业恳谈会的“政企连心之聚”,再到发布2025年10件惠企实事清单的“承诺之举”……滇中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企业共赢发展”要求,持续擦亮“滇中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沃土,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与“最好合伙人”携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
创新政企沟通机制
办实事解难题助发展
近年来,滇中新区建立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聚力打造经营主体“放心”的投资市场环境、“安心”的建设生产环境、“省心”的办事政务环境、“舒心”的发展经营环境,服务新区企业发展壮大。
创新实施驻企特派员挂钩联系企业机制以来,共选派219名驻企特派员,挂钩联系133户新区“四上”、131户“准四上”企业和78个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过程中协调多个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供电、申报退税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的生产建设无后顾之忧;帮助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拓宽销售市场;及时精准宣贯惠企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新区驻企特派员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以实干实绩为企业发展蓄能、为重点项目建设赋能。2024年共赴企服务3000余次,为企业解决用工、办证、融资、扩产等急难愁盼问题207个,企业满意度100%,收到各方面感谢信36封。
同时,新区持续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服务活动,2024年累计为15家企业解决17个发展难题。各部门常态化上门“问诊”,全年共服务园区企业项目631次,解决问题919个。
新区还实施“营商环境会客厅”“一把手走流程”“企业接待日”等机制,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惠企服务全力靠前,力争通过解决“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事”,以最大力度、最大诚意、最实举措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共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得益于滇中新区的大力支持和高效的办事效率,我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昆明海广兴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建军说,总投资15亿元的东盟·云南鲜果加工交易中心项目落地过程中,新区管委会强化各审批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提前介入和全程跟踪服务,以“新区速度”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心贴心问需于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春节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春政企恳谈会在滇中新区举行。滇中新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各行各业的百余家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共话营商环境提升,共谋企业发展良策,切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受邀参会的百余家企业代表中,有不少来自民营企业。
新区领导详细介绍国家、省、市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详细解读滇中新区的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以及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机遇。
会上,多位民营企业代表围绕项目要素保障、人才培育、政策扶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自然资源规划局、投资促进局等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对企业提出的痛点堵点问题一一予以回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在会后围绕相关问题一一推动解决,切实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企有所需、我有所为”。
通过政企恳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心贴心解决问题诉求,新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真实感知企业冷暖,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将政府“干的事”与企业“盼的事”精准对接,为企业加快发展、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春节收假后,滇中新区多个部门马上联合开展“行政审批进园区,政务服务零距离”上门服务活动,深入园区、企业进行“面对面解读、一对一答疑、点对点辅导”,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和专业指导。
同时,新区不遗余力推动民营企业携手合作,找寻“身边的合作伙伴”,形成资源共享。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通过“企业服务周”系列活动,主动为园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取暖,促进区域经济“内循环”。
企业家们感受到融融暖意,情不自禁对新区营商环境的变化点赞。“滇中新区的政务服务越来越好了,营业执照办理、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等事项都能实现上门办理,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服务,真正做到了从企业需求出发。”星测源检测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办好惠企实事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贵公司有多少项专利?意向融资金额是多少?”当得知云南华尔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00多项专利,需要资金投入生产设备改造后,来自中国银行的金融特派员杨怀坤向企业建议可通过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需求。
2024年10月以来,入驻滇中新区的32位云南省金融特派员入园区、进企业,努力做好企业身边的金融顾问,为企业提供最契合发展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入各个领域,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水成本”“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新区管委会发布的2025年滇中新区10件惠企实事清单,将进一步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新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实现优惠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推动涉税服务事项智能化、便利化网上办理。把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深化综合联办、帮办代办、线上申办等服务举措,精准施策,指导帮助中小微企业修复信用。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承接实施不少于60项涉企重点事项。
2024年,新区已帮助22家中小微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截至目前,已实现辖区内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应修复尽修复”,信用修复率达100%。
今年,滇中新区还把“局长定点坐诊”升级为“局长上门问诊”,各部门负责人将“进企业”接诉问诊,驻企特派员服务将下沉延伸至企业车间、项目一线。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面向新区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推出青年公寓,围绕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技能人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派驻新区金融特派员专业优势,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提升企业贷款可得性和便捷度。
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是经济数字的变化。2024年,滇中新区经营主体总量近14万户,同比增长8.4%;新区直管区经营主体达2.3万户,同比增长13.7%。新区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7.6%;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增速保持在60%以上,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新区多位民营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滇中新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与新区携手共进、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