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云南稀贵金属资源优势与交通枢纽优势,是先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垂直整合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布局,更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开放大通道的战略选择。”近日,记者来到昆明先导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基地,首先听到的是企业自制视频中对滇中新区区位优势的理解与强调。
这家于2019年12月落户新区的企业,目前已累计完成昆明基地60亿元投资,建有“薄膜材料”“半导体设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模组”3大项目,产品涵盖氧化铟及ITO粉、银靶、超导线材、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电子半导体高纯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光伏、电子、新能源、医疗等下游产业。
显然,该基地承载着先导集团在稀散金属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更大梦想:依托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独特资源禀赋与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以新区作为核心布局地,进一步抢占国内外市场。云南稀散金属储量占全球30%以上,但此前在材料研发应用上较为粗放。昆明先导通过收购泛亚金属资源,锁定上游原材料供应,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先导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力争“十五五”期间产值超500亿元,依托新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门户枢纽”的交通优势,成为全球稀散金属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
昆明基地负责人王波告诉记者,“京东方、华晟新能源等龙头企业都是我们的重要客户,企业也在云南。”这种“贴身战术”更是让企业对西南地区大客户的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王波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资源禀赋、技术驱动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企业跃迁逻辑,“我们不仅向客户提供所需新材料,更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例如在医疗领域,超导材料与设备协同开发。”
滇中新区“店小二”式政务服务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驻企特派员协助解决供电、消防验收等难题,保障项目“边建设边投产”,仅薄膜材料项目投产后半年产值已达12亿元。“我们今年的产值预期是60亿元。”王波说。
从“有色金属王国”的资源优势到“技术+产业链”的双轮驱动,昆明先导不仅实现了自身从材料供应商到系统方案商的跨越,更为中国稀散金属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创新范式。
本报记者 马逢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