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赋能安宁蓝莓产业发展

云南智岚星产业园里的蓝莓。 供图

近日,位于安宁市八街街道的云南智岚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园一期开园,16万株蓝莓苗正有序定植。该项目是云南首个由私募投资基金直接发起投资的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在农业现代设施、种植技术等方面创下三项“云南之最”,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示范项目。‍

走进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全省蓝莓行业最大的单体连跨式大棚,单个面积达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大棚根据安宁气候特点,设计层高7.5米,定制外层新材料薄膜,确保光线折射率、透光度、散射、紫外线科学适配蓝莓苗木,内部采用铝箔材质内遮阳系统,配置通风设施,能够精准调控适合蓝莓生长的光线和温度,实现“冬暖夏凉”的种植环境。

大棚内的优选蓝莓苗被技术员栽入定制的方形高脚黑盆中,印度进口的基质是经过科学测算的椰壳、椰糠、椰丝配比,确保疏松、透气和保水性能。一排排以色列进口滴灌设备接入每一盆蓝莓苗中。很难想象,500多亩种植区的施肥作业全部由一座水肥一体化灌溉中心精准操控。

沿着灌溉系统的管道走到尽头,可以看到云南顶高最高的水肥一体化灌溉中心,该中心引进全省首台以色列5G智能施肥系统,配合两台4G施肥系统,可远程精准控制整个蓝莓基地的水肥灌溉。基地正在建设的水肥回收系统,有望实现100%园内水肥回收二次利用,为基地环保建设添砖加瓦。数据显示,该基地每亩建设成本达15万元,是普通蓝莓设施投入的两倍多。

通过科技赋能,基地实现了蓝莓错峰上市——11月挂果,次年4月完成采摘,成功避开5月底进口蓝莓上市高峰。“去年基地种的实验苗成果喜人。我们的蓝莓品质以‘香脆甜’著称,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的高端市场,批发价比市场均价高出近50元每公斤,终端消费市场每125克盒装售价在35元至70元之间。”基地经理丁帅介绍。

目前,基地一期占地507亩,已建成4个大棚,二期预计今年6月完工。投产后预计日均出货15至20吨,年产值将十分可观。

据介绍,今年八街街道成功争取到中央衔接资金210万元,用于建设高原特色小浆果数字化种植基地。项目采取“村企联合”模式,街道采用资金入股和土地收租的方式,与该企业签订20年合同。由企业提供蓝莓技术指导并负责基地运营,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我们采用‘企业+党组织+村集体’的合作模式,确保村集体长期受益。”八街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宏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凤仪、吴里坝、中所3个村,预计可带动周边3个村1358户4600余人就业增收。在收益分配上,联建项目前8年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6.25万元股金收益,第九年起每年10.5万元。项目所在地凤仪村还可获得可观的地租收入。据悉,该联建项目计划今年6月动工,预计8月底验收,届时安宁市高原特色农业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多农户将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本报记者 李燕

  • 云南石化攻克高含油污泥焚烧运行难题

  • 科技赋能安宁蓝莓产业发展

  • 嵩明县持续创优“轻嵩办”营商环境

  • 沃太能源新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杨林经开区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