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昆明网球公开赛开幕仪式在安宁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举行,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96名选手在红土场上挥拍竞技,争夺积分与荣誉。赛事期间同步开展的匹克球嘉年华、昆网温泉市集等活动,带动更多人“跟着赛事游安宁”。
“安宁的网球氛围越来越浓了,每年这个时候,全国乃至国际的球员和球迷都会聚集到这里。”赛事运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昆网公开赛已连续14年在安宁市举行,这项赛事不仅成为问鼎亚洲的顶级红土赛事,更成为安宁打造全国“体育名城”的重要引擎。
从赛事到名片
昆网公开赛的成长之路
2011年,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的第一抔红土扬起,为安宁这座城市打上全新烙印。这座投资2.3亿元的亚洲最大红土网球基地,不仅填补了西南地区专业红土赛事的空白,还让昆明球迷首次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红土球场以及高水准国际网球赛事的魅力,更让世界看见安宁、认识安宁。
2012年,ATP中国国际网球挑战赛(安宁站)正式落户安宁,王蔷、张帅等中国网坛名将的到来,让这座工业城市与国际体育赛事首次深度接轨。随着赛事发展,2014年比赛升级为安宁网球公开赛,2016年更名为昆明网球公开赛,成为亚洲级别最高的职业红土网球赛事。今年,昆明网球公开赛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国际职业赛事向全民健身及青少年体育发展进行拓展,摇身变为“昆网系列赛”,形成了涵盖国际职业赛、国际青少年赛、国际业余成人赛、全国青少年赛以及昆明网球联赛等赛事的“中国红土网球赛季”。
当前,昆明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后的第四个连续举行网球赛事的城市。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响、“影响力”越来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安宁用体育赛事改写了外界对工业重镇的刻板印象,开启了“产城体”融合发展的新赛道,昆网公开赛亦成为安宁打造“体育名城”的一张闪亮名片。
云南省体育局竞赛管理和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吕汇慧表示,以昆明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一批赛事,是云南打造区域辐射中心的重要抓手。昆明网球公开赛已逐步形成了以红土网球场、国际网球赛事为核心的区域体育产业生态链,极大提升了安宁的城市活力形象。
跟着赛事去旅行
体旅融合为城市添活力
“我们不仅办比赛,更希望通过体育带动全域旅游。”安宁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将实现“以赛营城”的目的,全面展现安宁的城市特色和独特魅力,让国内外运动员、本地居民和游客在“体育+旅游”中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安宁体验。
为让体育“流量”就地变为文旅“增量”、消费“增量”,近年来,安宁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以网球为核心,打造集赛事、训练、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体育产业生态圈,走出了一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体育为城市助力添彩、城市为体育筑基搭台的良好生态。
安宁依托温泉古镇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网球培训、赛事旅游等衍生业态,带动周边酒店、餐饮收入年均增长15%,“温泉+网球”的体旅融合模式初见雏形;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旅居休闲度假目的地,安宁积极探索“体育+文旅+康养”发展模式,以“温泉疗愈、城镇康养、文化沉浸”为核心,精心打造集高端度假酒店、亲民小众民宿与专业康养基地为一体的旅居产品体系,催生了温泉度假旅居、城镇旅居、乡村旅居、文艺旅居、医养旅居等丰富多样的旅居业态,较好地满足运动员赛后休整、观众观赛度假及长期旅居者的多元需求。
在今年举办的昆网公开赛中,安宁还开展了“昆网明星进校园”“跟着赛事游安宁”“昆网温泉市集”等配套活动,通过“好吃好玩好耍好看”的综合业态打造,全方位展示安宁的城市品质和旅游资源,让安宁文史的厚底蕴、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产业的新价值和发展的硬实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第一次来安宁就觉得非常舒服,这里的红土球场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作为球员,这里有安静、优质的训练和比赛环境。”今年昆明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冠军柏衍从2015年就来到安宁参加比赛,他是江苏南京人,因赛事与妻子结缘并在安宁成家立业。“不打比赛的时候,在这里我感觉更轻松,可以泡泡温泉,在山里漫步,呼吸最新鲜的空气,这都是我向往的生活。”柏衍说。
本报记者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