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中驰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稳住舵盘 找准航向

工人检测出厂设备。

近日,记者在滇中新区临空产业园中驰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装配工邹磊正熟练地为一台不锈钢配电箱穿引电线,当日的生产任务是完成30台南方电网定制的综合配电箱壳体生产和内部装配任务。

“那些是发往滇中空港商务广场的配电设备。”该公司生产经理赵庆威指着车间一侧已经打包齐整的成品说。这家成立于2000年、员工不过百人的民营企业,在配电设备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却交出了年产值约1.2亿元的答卷。

赵庆威向记者介绍主打产品,语气中带着自豪:“这是我们为南方电网农村用电设施改造量身定制的综合配电箱,外壳采用304不锈钢,耐用性极强,设计使用寿命20年以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铁盒子”,却是保障亿万农民稳定用电的关键节点。

“变压器出来的电,先经过这个箱子,再分配到各村组。”赵庆威详细解释,它远不止是电的“中转站”,当用电负荷超过安全阈值,内部的断路器会自动跳闸,防止线路过载起火,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无功补偿则是产品的另一项核心功能。“农村地区水泵、碾米机等电机负载较多,运行时会产生大量无功功率。如果不补偿,会导致线损剧增、电压不稳,甚至影响电器正常使用。”赵庆威介绍,经过配电箱实时无功补偿,能有效保障末端电压质量,加上综合配电箱里的计量单元,精准记录变压器的每一度电,为电网管理和电费结算提供可靠依据。

中驰三龙的产品线还涵盖电杆金具配件等多项物资体系,默默守护着电网通达乡村的“最后一公里”。随后,赵庆威带记者参观新投入的智能母线加工设备,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利器”。“传统加工配电柜里使用的关键零部件铜排,要经过剪断、冲孔、折弯等多个独立工序,费时费力。”他指着正在运行的智能设备说,“这台设备将多个流程集成在一起,铜排原材料从前端进去,成品直接从另一端出来,效率保守估计提升了50%到60%,大大缩短了交货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出错率。”智能制造的应用,成为中驰三龙在成本压力下保持盈利能力的关键支撑。

当前,配电设备行业正经历“阵痛”。“地产行业下滑,导致相关配电设备需求锐减,整个行业呈现萎缩趋势。”赵庆威坦言行业困境,“头部企业自有规模和资源优势,但很多规模较小的同行生存确实艰难。”然而,中驰三龙却在逆风中稳住了舵盘,找到了新航向——精耕细作需求相对稳定的农村电网改造市场,并且还拿到了新订单。

令人振奋的突破发生在去年:一份来自山东的《中标通知书》抵达昆明。中驰三龙成功中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4年第二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项目,正式成为国家电网的配电箱供应商。

“这份中标书意义重大!”赵庆威的兴奋溢于言表,“它标志着我们从深耕多年的南方电网‘根据地’成功北上,正式迈入了国家电网这个更广阔的市场版图,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一次权威认可。”他认为,此次突破源于长期坚持的可靠品质、满足电网特殊定制化需求的能力以及智能制造带来的高效响应。

在赵庆威看来,中驰三龙的竞争力绝非仅靠产品硬件。“电力设备不是快消品,一个配电箱、一个柜子,用户要用上二三十年。客户购买的不仅是设备本身,更是长达数十年的用电安全保障。所以,我们不仅卖产品,更要提供安全可靠的智能变配电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他说,在面对中国乡村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个性化的改造需求时,本土企业更能快速响应,“量体裁衣”地满足客户需求。这种深入客户现场、提供及时周到服务的理念,成为中驰三龙在区域市场赢得口碑并最终获得国家电网垂青的重要软实力。

前路并非坦途。对此,中驰三龙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务实,在维护好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持续关注新机遇。“云南作为光伏发电大省,与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品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赵庆威说,“我们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探索相关领域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马逢萃/文 周凡/图

  • 稳住舵盘 找准航向

  • 一朵花带动一条链一片景富了一方人

  • 研究耕地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 统筹推进绿美空间建设

  • 昆明出台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着力打造 现代物流新高地

  • 雄安新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全面升级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