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喻劲猛
10余辆新能源纯电车辆作业,联动智慧城服管家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保洁开荒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清扫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累计清理杂物垃圾超50吨;移栽抢救绿化乔木550余棵,完成绿化提升专项工程10余项;累计修复破损路面约2000平方米,安装291盏新路灯;4个居民小区成为垃圾分类“2+2”示范小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本同比降低超15%……
日前,记者从滇中新区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获悉,滇中新区“城市大管家”项目运营服务半年来,一组组数据显示,该项目正持续推动新区人居环境焕新,综合治理成本下降,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推进绿色低碳智慧城市服务
滇中新区“城市大管家”项目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重庆三峰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应用“固废处置+城乡环境治理”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服务新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新区的城市面貌。
项目推进中,新能源纯电作业车辆的投入使用成为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生动缩影。
目前,新区直管区已投入10余辆新能源纯电车辆作业。这些“零排放、低噪音”的绿色装备,不仅行驶于大街小巷开展环卫清扫、垃圾收运等工作,还与智慧城服管家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联动,通过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实时轨迹追踪与智能调度,让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成为新区打造“智慧宜居现代化新城”的实践。
环卫工人穿梭在大街小巷,做好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截至目前,重庆三峰城服公司已完成保洁开荒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清扫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处置数字城管网格化案件近900件;安装设置了614个人行道果皮箱和20座街面垃圾分类亭;开展12条道路共计约3万平方米的专项卫生整治行动,累计清理杂物垃圾超50吨;通过实施“深度保洁”作业模式,让路面不再积尘;对5026个雨水箅子进行全面清掏,清理市政管网淤泥超400立方米,打通了雨季的水流渠道。
“现在开车到滇中新区,道路两旁干净整洁让人感到很舒心。”物流车驾驶员王先生说。
守护出行安全绘就绿美画卷
“城市大管家”项目管护的新区市政道路面积达126.1万平方米,管护的不仅是路面、街灯、城市家具等,更使市民出行得安全和舒适。
截至目前,重庆三峰城服公司已累计修复破损路面约2000平方米,更换破损或缺失的道路井盖近百个,更换道路破损隔离护栏超千米;通过紧急疏通排水管道、增设临时排水设备等措施,高效处置道路积水42处,快速响应达到2小时内响应并处置,及时解决市民出行困难;安装291盏新路灯、维修80盏故障路灯,解决了市民反映的“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照亮市民出行路。
“以前通往小区门口的路黑漆漆的,晚上回家心里真害怕,现在路灯亮了,走在路上踏实多了。”住在春风里小区的李阿姨说。
城市的绿意,为美好生活添彩。呈黄路绿化提升工程完成后,三角梅恣意怒放,10株上百年的三角枫姿态优雅,道路沿线植被绿意盎然。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工地,550余棵绿化乔木经移栽抢救和精心管护,成为片区生态美景。
目前,重庆三峰城服公司在新区的绿化管护面积超8.3万平方米,已完成绿化提升专项工程10余项。退休的刘大爷经常带着老伴在新绿化的街道散步,他开心地说:“现在满眼都是绿色,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就像在公园一样。”
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创建生活垃圾分类“2+2”示范小区是“城市大管家”项目的目标之一。
重庆三峰城服公司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投放亭、两分类垃圾投放箱体、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暂存点,并在垃圾回收点放置宣传展板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宣传,邀请居民围绕垃圾分类做游戏,并聘请桶边督导员及时讲解常见垃圾分类细则、易混淆垃圾区分技巧,帮助居民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度。
目前,该公司负责的星月澜湾等4个居民小区,居民垃圾投放知晓率已达95%,参与率近90%,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昆明市级评估,成为垃圾分类“2+2”示范小区。与此同时,新区还有8个小区正在开展示范创建。
新区“城市大管家”项目通过充分发挥产业协同、统筹管理优势,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效率显著提升,综合成本同比降低超15%。
目前,创新智慧城服管家信息化管理系统已进入方案完善阶段,包括指挥协调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公共服务系统、智慧市容环卫管理系统、智慧园林绿化管理系统、智慧市政公用管理系统等,未来将实现管理全过程实时监督、智能分析、精准调度、有效决策,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