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喻劲猛) 近日,滇中新区职业技能培训暨第二期职工夜校“无人机驾驶员(初级)培训班”完成培训后,经过技能鉴定,共有60名学员取得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此次培训是滇中新区职工夜校举办的首个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由云南滇中新区总工会主办,云南省滇中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组织实施,云南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培训围绕无人机系统初识、操作基础知识、飞行训练和应用开展,旨在精准对接新产业、新技术发展需求,切实提升新区职工职业技能素养。来自滇中新区总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新区区域性工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60名职工参加培训。
为确保培训质效,此次培训严格按照人社部门技能培训要求开展课程设计,配备资深教练团队及专业训练设备,充分发挥“职工夜校”优势,晚上学习理论课,周末集中进行实操训练,有效破解“工学矛盾”难题。
理论课堂上,学员们认真听讲,筑牢安全飞行理论基础。实操训练场上,在教练指导下,学员们从生涩的模拟操控到真机平稳起降、精准悬停、应急处理,通过反复练习,技能日渐提升。技能鉴定中,学员们完成了理论和实操考试,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初级)职业技能证书。
“这三周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不仅掌握了一项实用、前沿的技能,更开拓了职业发展的新视野,感觉自己的‘工具箱’更丰富了。”学员戴成志说。
云南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提升了参训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拓宽了职业发展通道,增强了职工拥抱新技术、适应产业变革的信心和能力,也将为滇中新区无人机应用领域输送一批具备基础操作资质的技能人才,赋能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