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嵩明县广袤的田野绘就了一幅绚烂的丰收图景。黄澄澄的稻谷、粉嘟嘟的桃子、绿油油的瓜菜……丰收场景处处可见,丰收喜悦处处可感。
走进牛栏江镇河西村,才进村头,就见连片的稻谷渐染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秋风中泛起层层波浪。稻香随风四溢,沁人心脾。嵩明稻乡河西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社的向红瑾正在田间查看稻谷长势,她满脸笑容地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又要取样送去北京专业机构申请有机稻谷认证了。”
据了解,河西村利用当地水源优势,建起高标准农田,并成立嵩明稻乡河西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社发展有机水稻规模化种植。“今年种了60亩,预计总收益在40万元左右。”向红瑾一边说一边拨开稻秆,“看,小鱼儿游得欢呢,它们可以吞食害虫、杂草和浮游生物,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粪便还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同时水稻吸收养分、净化水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向红瑾介绍,随着稻谷的成熟,稻花鱼也到了丰收时节,可谓“一田两用”双丰收。
与此同时,桃园里的桃子也迎来了丰收。在杨林镇大树营村的桃园里,绿叶掩映间,粉嘟嘟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引人驻足。游客穿梭其间,采摘自己喜欢的水蜜桃,有的捧起比拳头还大的水蜜桃拍照,有的顾不上削皮就啃上一口。“这是九月寿星水蜜桃,它的特点就是果型硕大圆润、形美色艳、含糖量高达16%,深受市场欢迎。”九月寿星水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沈云启介绍,桃子种植期间全程使用有机肥,还采用人工套袋技术防治病虫害,从种植到成熟层层把关,保证了水蜜桃的品质。
通过生态种植、科学管理,九月寿星水蜜桃不仅销往各地,还成了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沈云启说,合作社将扩大种植面积,打造一个四季有果的采摘乐园,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水稻、瓜果丰收的背后,不仅源于农民的辛勤,更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强大支撑。近年来,嵩明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推出一系列举措扶持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年年丰收。2025年,全县粮食种植总面积18.3万亩,预计总产量5.15万吨。同时,该县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蔬菜种植64万亩、花卉园艺3.5万亩、水果种植1.92万亩,截至目前,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55个。农业农村局也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