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喻劲猛 马逢萃 舒珺珩 周凡
连日来,滇中新区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锚定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不断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担当作为
确保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全会为新区‘十五五’谋篇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目标、勇担使命,对照全会提出的重点任务,以务实举措推动新区经济质效双升。”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格局,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新区落地,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
“全会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我们将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以‘强统筹、优结构、重绩效、防风险、促改革’为主线,实施政策评估,加强政策研判,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财政保障,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刘黎安表示,将围绕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强化系统观念,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发挥资金集成和政策协同作用,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化解体系,积极构建高质量可持续财政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及时预警和防范化解地方财政运行风险。
“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结合新区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引领作用,坚持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改革导向,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审批权限一体运行,深化大厅办事‘只进一门’、网上办事‘只进一网’、掌上办事‘只进一端’、自助办事‘一机办理’。”新区政务服务局局长李锐表示,将通过提高政商沟通效率和为企服务质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区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实现全面跨越。
锐意进取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紧扣全会‘固本升级、创新育新’要求,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未来交通等主导产业,紧密对接国家及省、市战略布局,依托新型研发机构,紧盯行业龙头和关键环节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旗舰型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严敏表示,将建立健全从项目对接、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及时解决企业诉求,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新区产业能级提升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会为我们‘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制定了明晰的路线图,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的决心和信心。”新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发展局局长苏志云表示,“十五五”时期将紧紧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目标,深入落实“122”发展思路,以实施区域环境的“微改造”为切入点,以不断完善各产业园区之间“小配套”为着力点,以盘活区域资源“招小商”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奋力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全会强调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作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王瑾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编制新区“十五五”一系列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新区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需求,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和宜居环境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风险防控,确保城市建设既服务于经济发展,又惠及新区人民群众,推动新区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走在前列,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围绕全会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街道将锚定‘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目标,组建企业服务专班,逐户走访辖区小微企业,精准推送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帮扶政策,搭建用工对接平台,以‘微服务’夯实发展根基。”大板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小华说,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部署,街道将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联动建立共治网络,筑牢基层安全屏障。深耕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实干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基层堡垒。
抢抓机遇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交通科学城作为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抢抓新一轮未来交通产业发展机遇。”新区滇中科学城管理局局长朱恒俊表示,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与运营、低空飞行前后端运营与服务、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及推广、航空服务与跨境贸易、特种轨道装备及高原特色交通装备制造、未来交通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服务6个产业方向推进相关工作,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服务西南、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的未来交通新型研发机构聚集区、交通科研成果转化区、未来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区、交通综合应用场景示范区等,为新区打造未来产业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全会提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智慧交通产业是滇中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新区正全力构建‘车路协同、数据互联、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云南路空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招商部负责人莫柯凡说,将全力推进第二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编码发放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流程开展“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一期)招标工作,加强与昆明理工大学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合作,开展高水平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新区未来交通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区区位特点突出,航空产业是连接内外的关键枢纽。我们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枢纽经济、高端商旅等重点领域,推动航空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新区航空现代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孙志勇表示,将着力打造航空维修、航空物流两大产业集群,完善航空商圈生态体系,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搭建国际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及国际经贸服务平台,全方位推动国际产业协同及贸易畅通,加速形成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发展新格局。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航空服务高地,把“拼服务”作为新区最核心的竞争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我们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云南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项目执行经理庞再强说,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广应用智能建造、绿色施工等新技术,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项目按期交付,以实干担当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立足本职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会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我们做好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水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文邦表示,将紧扣“人民至上”原则,全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需求,构建普惠便民的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化污染防治,打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微网格”管理,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共建,及时响应和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千方百计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盘活辖区耕地和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旅居产业,切实提高辖区群众收入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做好街道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小哨街道宣传委员施勋表示,将持续完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精准化、便利化、品质化升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居民。发动党员干部带头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为群众办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干赢得民心、以担当凝聚力量。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将持续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昆明云桥医院行政院长梁超说,将不断提高专科技能水平,高效服务周边患者。健全人才梯队,建立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团队,升级人文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全流程服务,开展送医到社区,服务进家门,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与可及性。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诊疗规范性。拓展公益服务,常态化开展社区义诊、一对一健康帮扶等公益活动,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适配老龄化社会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