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珺珩) 日前,在“彩云汇”创新创业大赛暨2023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上,滇中新区辖区企业云南旭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赛项目“基于肿瘤类器官技术的个性精准医疗项目推广”获得初创组三等奖。
据悉,为帮助企业在比赛中获得佳绩,滇中科学城管理局工作人员曾两次专程来到旭佐生物,以实际案例为参赛者讲解路演答辩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模拟路演环节提出完善意见,“帮我们熟悉比赛规则、流程。提振了我们在比赛中获佳绩的信心。”旭佐生物董事长李欣磊说。
旭佐生物是一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团队的科技创新型公司,围绕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药物筛选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让临床医生能够根据实验室客观检测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荐结果为肿瘤患者精准选择治疗方案。截至目前,旭佐生物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家拥有类器官技术的科创公司。今年,旭佐生物获评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2022年8月,旭佐生物落地滇中新区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我们不仅看重滇中新区支持生物医药发展的产业环境,更看重新区和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为我们提供的优厚政策和补贴。毕竟,对初创企业来说,‘真金白银’的补贴非常有吸引力。便捷的交通条件也是我们选择落户滇中新区的重要因素:生物医药行业特殊,一旦送出实验样品就需要确保其活性。公司毗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样品寄送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仅需要6到8小时,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比从昆明市区发出至少提前几个小时。”李欣磊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肿瘤类器官技术是基于类器官与癌组织具有相同的组织结构与病理特征,在类器官上培养癌组织能精准检测癌症类别。用肿瘤类器官进行医学检验,比传统基因检测所需周期短,并且具有可精准测试靶向药和化疗药的优势,能够帮助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获得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在技术方面,我们更多借鉴国外一些研发成果。但我们今年获得的专利解决了国内研发的‘卡脖子’问题:一种培养类器官的水凝胶培养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大大降低了类器官技术研发成本。”李欣磊告诉记者。
据悉,类器官商业应用在国内市场尚属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李欣磊介绍,预计到2024年,旭佐生物将完善实验室生物数据库,初步建立400例生物样本库,营业收入达200万元,类器官血管生成技术获得突破。到2026年,将建立药敏检测平台,生物样本库达800例。到2030年,完成类器官新药研发测试平台,通过为医药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获取收入达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