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瞭望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国际陆港

到2025年“双核”“两翼”港(片)区建设基本成形

港区国际货运列车开行数量 2025年达1500列 2030年达2100列

本报讯(记者 余红 张雁群)11月23日,《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我省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国际陆港,把其建成全省枢纽经济发展高地、我国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战略枢纽、在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陆港,助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到2025年,昆明国际陆港“双核”“两翼”港(片)区建设基本成形。

《方案》提出,聚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挥昆明作为枢纽城市连接大通道、聚集大物流、促进大贸易、引育大产业作用,完善现代物流、口岸服务和产业配套等功能,构建内外畅达的陆海多式联运体系,提高国内国际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昆明国际陆港内核、完善昆明国际陆港功能、推进昆明国际陆港运营联通、发展壮大枢纽经济、增强昆明国际陆港支撑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构建以安宁北港、磨憨南港为“双核”,王家营、晋宁青山片区为“两翼”的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布局,打造我国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动力之芯”。

安宁北港规划范围26.67平方公里,核心区安宁桃花村—草铺港区占地面积9150亩,由铁路货运场站、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多式联运、工业物流等功能区构成。定位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大宗货物集结中心。

磨憨南港规划范围8.21平方公里,核心区磨憨口岸港区占地面积5917亩,由铁路货运场站、跨境物流中心、进出口加工区、口岸作业区等功能区构成。定位为服务沿边产业园区,辐射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国际门户枢纽。

东翼王家营片区规划范围7.33平方公里,核心区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占地面积1239亩,由集装箱中心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公共仓储、商贸物流等功能区构成。定位为国内国际双向辐射的集装箱班列运营和组织中心。

西翼晋宁青山片区规划范围6.73平方公里,核心区腾俊国际陆港物流园占地面积3669亩,由国际供应链服务、B型保税物流中心、冷链仓储、多式联运中心等功能区构成。定位为国际供应链运营和组织中心、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

《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昆明国际陆港“双核”“两翼”港(片)区建设基本成形,现代物流、口岸服务、产业配套等功能不断完善,陆海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健全,通道、物流、贸易、产业联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运转高效、内外畅达的国际陆港;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要素、辐射型、智慧化的国际陆港。昆明国际陆港在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大通道的战略支点及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重要交汇点的核心枢纽。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港区国际货运列车开行数量1500列,到2030年达到2100列;到2025年港区铁路货运场站集结货物1925万吨,到2030年达到2800万吨;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收入4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7000亿元;到2025年昆明地区生产总值10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18000亿元;到2025年昆明开展外贸业务企业数量1500家,到2030年达到2000家。

此外,《方案》还按照“省统筹、市为主”的原则,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夯实项目支撑、坚持大抓招商、优化营商环境5个层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市场化、产业化、法治化、生态化、国际化、数字化进程。

  • 147个花卉新品种在呈贡斗南发布

  • 征订广告

  • 我省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国际陆港

  • 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全力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

  • 以服务型制造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 新区借“外脑”谋划未来交通科学城

  • 滇中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注重日常自检自查 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