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人文 上一版   
下一篇

从医16载,奔赴基层带去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的“云南好人”陈楠——

甘做群众生命健康守护人

走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仔细为患者检查身体。

为学生开展性教育科普。本报记者 党晓培 摄

本报记者 党晓培 见习记者 李燕 舒倩

从医16载,奔赴基层带去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10年走村串巷送科普,为老幼妇孺送去健康知识。为医者必先为德,从医者必定从民。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楠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爱无言的医者情怀,努力成为敬业奉献的模范。

在云南省文明办发布的2023年第二批“云南好人”名单中,陈楠获评敬业奉献“云南好人”。对于这样一个备受好评的崇高荣誉,陈楠认为这是对所有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的嘉奖,也激励着他继续奉献。

不遗余力 做高质量医疗基建的建设者

2021年,陈楠经安宁市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至安宁工作。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来到安宁,吸引他的是安宁市打造的“医疗共同体”模式,能够发挥更多的力量来帮助慢性病人。在这里,他将专业所长、技术专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科室、给医院、给安宁。

陈楠建立了安宁市第一个独立的内分泌科,科室成立1年左右,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建设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Ⅱ、Ⅲ、Ⅳ期实验中心。他完善了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管理中心区域中心建设,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入全国甲状腺联盟及全国罕见病联盟医院,内分泌科也于2023年成为昆明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原醛筛查基地。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无论是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医生,还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陈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县域医疗做优做强,尽自己的全力推动高质量的县域医疗基础建设,真正做到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身体力行 做服务基层医疗的奉献者

作为一名致力于慢性疾病管理的医生,从医以来,陈楠不断锤炼自身业务的同时,还响应国家慢病管理应该强基层的号召,从“市级三甲”投身“县域医院”,将专业医疗服务带到基层。

在陈楠看来,乡村医生是群众最信赖的邻居和朋友,是群众健康的守护人,也是国家基础医疗保障的奠基石。陈楠默默倾注和奉献,一直为提高乡村医生慢性病管理水平四处奔波,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及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的基层医生达上千人次,带动无数乡村医生参与到医疗科普队伍中来,在科普中提升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乡村医生规范管理、随访和科普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因地制宜用病人理解的方式去科普,不断改变病人的用药习惯,帮助更多群众提升慢性病预防和管理水平,筑牢了医疗的基础防线,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得益于乡村医生诊疗水平的提升,目前安宁医共体血糖管理中心管理的患者血糖达标率在全国领先,中心曾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表彰。

为全力打通服务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陈楠积极投身基层公益医疗服务,让高水平的服务惠及更多患者。他依托昆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春城爱心团队等社会组织,每年开展义诊等志愿活动30余场,为群众提供科学、高效的诊疗服务,让基层患者看病少跑路,有了家门口的“医靠”,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辛勤付出换来一方百姓的身康体健。

十年坚持 做健康科普的行动派

陈楠从事慢性病管理10年,也投身健康科普10年。他的科普诙谐幽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在他所热爱的慢性病管理领域,不断努力治疗患者的同时,也竭尽全力帮助健康人预防疾病。“慢性病必须重视基层、重视预防,让健康人群不得病才是根本。”陈楠始终如一用科普来助力健康县域的建设,构筑医防融合良好发展生态。

“只有全社会重视科普,才能让老百姓少生病,将预防疾病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降低发病率,减轻国家和家庭的疾病负担。”陈楠认为,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全社会参与,医生是这一环节中的重要主体,除了治病救人是主要的工作职责,重视医疗科学普及也是应有之义。

从学校到社区,从企事业单位到政府部门,只要有科普工作,就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10年来,他不知疲倦地走村串巷送科普,参加科普讲座超过100场,录制线上健康直播课程600余期,累计受众超过150万人次。

“教育保护明天”是陈楠一直所坚守的理念,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的“明天”。陈楠和他的团队积极投身性教育科普,作为督导和讲师为“四叶草性教育科普”宣教,为青少年儿童普及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律知识,让这些“成长的营养剂”浸润青少年的心灵。2022年,陈楠参与了8节精品课程研发、服务783名未成年儿童、性教育科普1257人次。

因为热心公益科普,致力于为民服务,陈楠曾获得共青团红河州委员会、红河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最美爱心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白求恩基金全国糖尿病教育演讲比赛新星奖。

乐于助人 做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

疾风知劲草,智者必怀仁。陈楠穿着雪一般的衣裳,拥有着圣洁、仁爱的心灵。“医生是个职业,但我们首先是人,人应该有同情心,应该是善良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伸以援手。”陈楠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心中有患者,一心为患者”的良医之道。

工作之初,陈楠接诊了一位来自怒江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是一名18岁的刚考上大学的小伙子。他的母亲因治疗消化道大出血花了家里大部分积蓄,整个家已是一贫如洗,无法再承受巨额医药费、化疗费。就在患者家属打算放弃治疗时,陈楠不断向社会爱心人士求助。通过带动科室、医院、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参与,最后为患者筹集了后续1年多的数次化疗费用。“我们医院的护工会免费给他换针水,大家商量着这次你去结账,下次我去结账,每一次这个小伙子来化疗的时候费用都已经结了,大家都在默默地帮助他。”在陈楠的带动下,上百人成为这位青年的坚强后盾,为他延续了1年多的生命。

在工作中,陈楠不仅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更发挥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与使命,有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他总成为救命的“那棵稻草”。在一次外出途中,陈楠偶遇一起车祸,司机被甩出车外,掉入旁边的沟渠中满身是血,警察已拉起警戒线等待120救援。陈楠看到后,担心耽搁时间过久,司机会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遂与另一位自告奋勇的中年人一同下到沟中,先检查确定司机没有脊柱损伤后,将司机背出深沟并进行止血处理,一直等待120将司机转送至医院才放心离开。

  • 甘做群众生命健康守护人

  • 报脚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