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 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行动”

1月2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省人大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正英,省人大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寇杰,省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王椿元3名代表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行动”回答记者提问。

王正英:“五个着力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云南经济发展有哪些支撑点和着力点?

王正英列举了3个支撑点和五个着力点。他说:“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他介绍,3个支撑点主要表现在积极因素不断聚集、转型升级动能不断释放、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国家大力支持我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沿边产业园建设,全省交通设施更加完善,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进一步提升,绿色能源优势更加凸显成为利好因素。当前,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我省将从抓投资、抓消费、抓产业、抓开放、抓改革五个方面着力。下大力气抓好产业投资,激活扩大民间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通过政策激励、旅游带动、活动促销、服务提质等措施,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快速增长。加快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园区经济。以辐射中心建设为统领,一体推进沿边产业园、大通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口岸经济发展等工作。深化改革,一体推进产业培育、营商环境、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推动经营主体实现从多起来、大起来到活起来、强起来的转变。

寇杰:发挥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对全省GDP增长贡献全行业第一;工业投资全年同比增长19.1%,总量突破40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5000户……提起2023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寇杰细数了一系列亮眼的数据。

2023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发展,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强势崛起。全省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未来产业适度布局,工业由传统行业拉动向传统行业、新兴行业共同支撑转变。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寇杰介绍,2024年,全省工信系统将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云南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要求,紧盯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在碳足迹的背景下,清洁能源是我们的巨大优势。”他表示,要充分发挥好云南清洁能源优势,深度挖掘绿碳资源新价值。要锚定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光伏两个领域,着重延伸发展绿色硅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铝等相关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要着力发展生物制造、新材料、光电产业,谋划推动氢能、储能、卫星应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王椿元:进一步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云南如何以积极财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王椿元介绍,在“适度加力”方面,财政部门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保持适度的政府投资规模,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预算内投资,尽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加大对下补助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财力下沉,增强基层保障能力,确保基层财政运行平稳;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

“用同样的钱花出更好的效益,做到有保有压有增有减。”王椿元表示,在提质增效方面,要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该减的减”,就是要坚决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过紧日子二十条措施,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该增的增”,就是要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经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发展的急需处,保障好“国之大者”和“省之要事”。

同时,要把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健全完善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要强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全力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贡献更加坚实的财力力量。

本报记者 郎晶晶

  • 聆听报告

  • 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行动”

  • 携手共促高质量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 滇中新区召开2024年春节及“两会”期间安全工作部署会

  • 两会连线

  • 新区机关党委召开2023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 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拉动口岸经济

  • 新区开展融信服平台宣传推广活动

  • 新区市场监管局服务企业“有温度”

  • 云南更应广泛推广EOD模式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