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大板桥街道一朵云社区田间的豌豆苗拔节生长,再过1个多月,豌豆就开花、结果……鲜甜的豌豆一部分在昆明销售,一部分则销往日本等海外地区。
一朵云社区自1996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豌豆。社区党总支书记毕龙介绍:“由于缺乏种植和销售经验,社区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后来,居民们通过到呈贡等地‘取经’,除豌豆外,还栽种蔬菜、玉米水果等农作物。据统计,每年社区白菜产量约1732吨、豌豆产量约2371吨、玉米产量约1792吨、青花约1060吨、小瓜约380吨,带动居民人均收入2万至3万元。蔬菜种植利润相对高,也吸引了不少社区年轻人回乡种植蔬菜,不少种植户还从呈贡、宜良、附近社区请人帮忙打理菜地。”
杨洪是社区种植大户,他向记者介绍:“我是第一批种植豌豆的人,1996年,家里的2亩地种豌豆赚了3000元。现在,我承包了50多亩地种豌豆,每年收入也达到5至6万元。”豌豆地里,3位来自附近社区的工人正在除杂草,其中一位告诉记者:“在这打工,每天收入80元,抢种和抢收时节日收入130元。”
2022年11月,社区居委会旁,一个全新的占地11.4亩的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不仅为农作物交易提供了场所,还规范了市场管理。“一位冷库蔬菜收购商说,从社区收购的蔬菜经长途运输后口感依然不输现场采摘的。我们希望围绕品质优良的蔬菜,擦亮‘一朵云’蔬菜的金字招牌,同时,成立合作社,由社区统一收购菜品后直接联系销售商,为种植户们争取更多利益。”谈及未来,毕龙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舒珺珩 通讯员 吴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