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矣纳社区——从“一时美”到“时时美”

生态宜居的绿美乡村。 本报记者 李燕 摄

走进社区看变化

干净整洁的道路贯穿社区,一盆盆绿植、一簇簇鲜花装饰着居民的房屋前后,绿水绕人家,枝头花正艳,如今,在小哨街道矣纳社区,居民在秀美山水风光里过上美好生活。

近年来,矣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居环境整治,补齐村容村貌整治短板,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社区颜值和宜居指数不断提升。为此,张家屯居民小组上榜“云南省绿美乡村”,八家村等4个小组被评为“昆明市绿美乡村”。

为改善人居环境,矣纳社区投入30余万元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座,整治生活污水6个点位,安装污水收集管网900余米。同时,建设垃圾收集池10个、垃圾分类亭3个、每个村配备两名保洁员,新建和改造户厕363座、公厕4座,切实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

“我们社区在对‘脏乱差’环境进行整治的同时,还带领居民打造房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矣纳社区党总支书记孔令喜说,矣纳社区在主干道种植玫瑰和非洲茉莉等绿化苗木和花卉20余种,投入资金30余万元,在部分主干道旁砌筑花台380个,同时还制作3000余平方米墙体彩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保护理念、乡风民俗等内容融入画中。

看着自家院子里各色鲜花盛放、各种蔬菜茂盛地生长,张家屯居民小组居民李进元开心地说:“以前污水横流,苍蝇到处飞,路边杂草丛生。现在水清山绿,一出门就是美景,特别是道路两边的鲜花开放之后,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景。我家前段时间还评上了‘绿美之家’,社区给了1000元的奖金,后续还想多种一些花,让院子更漂亮。”矣纳寨居民小组居民程顺民情不自禁地说。

为了让绿美乡村建设长效化,让村子从“一时美”到“时时美”,矣纳社区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共商共建共享治理格局,不断出实招调动居民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居民通过栽种果树、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美化,精心打造美丽庭院。矣纳社区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将人居环境提升写入村民公约,让参与绿美乡村建设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如今,行走在矣纳社区,移步换景,处处怡人,生态宜居的绿美乡村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李燕

  • 嵩明核桃村:日子甜过“脆豌豆”

  • 矣纳社区——从“一时美”到“时时美”

  • 安宁“赏花经济”迎热潮清明游客同比增长92.34%

  • 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在嵩明收官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