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刘云鹏:我见证了云南航空业的发展

“云南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令人流连忘返的宜居宜业之地!”说起对云南的生活感受,河北人刘云鹏情不自禁地说。

刘云鹏在大学时代的两次游历中认识云南。景洪和丽江充满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让一直生活在北方的他倍感惊喜:“特色饮食、宜居的气候让我下定决心要来云南生活。”2005年,刘云鹏大学刚毕业,怀揣着期盼已久的“七彩云南梦”来到昆明,进入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云南分局工作。

2013年前,刘云鹏在昆明市盘龙区的大尖山和玉溪市的梁王山台站从事空管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回到昆明后,他投身空管设备集中监控及运行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工作。“8年边远台站的工作经历既是锻炼,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刘云鹏说,由于台站各类设备及动环监控使用的组网方式造成链路资源占用高,加上设备机房、动力机房往往相距较远,使得各类传感器布设的综合布线成本极高,导致后期扩展性弱而且维护困难。“我和另一位同事正在研究一款适用于边远台站的边缘物联网网关设备;该项目通过远距离无线电方式,集中采集边远台站及周边监控传感数据,对数据进行聚合和预处理并完成边缘计算,将提高边远台站监控水平,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台站机房环境、安防、温湿度、水浸和地质灾害等情况。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和软件著作权,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尽早投用到实际工作中。”刘云鹏说。

刘云鹏亲眼见证了云南航空业的发展:“最直观的是航班数据变化。2005年,我刚到昆明,当时每天进出港的航班量只有大概300架次。而现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每天进出港航班量增加到约1000架次。交通越来越便捷,火车、高铁、城际列车、飞机……现在,云南16个州市中,只有迪庆和怒江我还没去过,希望能有机会亲身体验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

不仅自己留恋昆明,刘云鹏还把远在河北的父母接来养老。他说:“相比北方寒冷的冬天,四季如春的昆明更适合老人居住。有他们在身边,我工作也更安心。”

本报记者 舒珺珩

  • 昆明长水机场邀您共赏蓝花楹

  • 导 读

  • 报头

  •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公布

  • “滇中服务”激活“一池春水”

  • 为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贡献昆明力量

  • 鲜花为媒让国家安全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 昆明口岸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 刘云鹏:我见证了云南航空业的发展

  • 我省再添38个“国字号”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