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滇中新区召开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调度推进会,对2023年度作出突出贡献的20家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10户纳税大户、10家创新型企业等进行表彰奖励,云南黄金矿业集团滇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是受表彰奖励的20家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之一。近日,记者来到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探寻云南省唯一的高科技、环保型黄金提纯加工中心——云南滇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
“滇金”品质达国际先进水平
“云南是全国第4大产金省,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黄金矿产金10大企业之一。云南黄金矿业集团滇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是云南黄金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国际板块业务。”滇金国际总经理吴立斌介绍,2020年初,该公司在昆明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主要从境外采购粗金原料,加工成可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以及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割的国际标准金锭(品牌为“滇金”),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延伸了全产业链布局。
据悉,云南黄金是我省产能最大的高科技、环保型黄金提纯加工中心,具备“国标1号金和2号金”即国库金条(锭)生产能力。旗下“滇金”品牌分别于2005年及2008年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履约交割金锭资质。2018年,云南黄金启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交割品牌注册工作,疫情期间在前面有3家企业未通过审核的背景下,圆满完成了三级审核程序。吴立斌介绍审核细节:按照要求把每块12.5公斤的黄金锭共11块运送到伦敦,其中1块由伦敦方检测,另外10块由伦敦方分别发给全球有检测资格的10个机构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11块全部达标。2023年2月28日,“滇金”品牌成功获得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交割资质,成为其在中国第十三个、云南第一个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交割品牌,标志着“滇金”品牌金锭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际黄金市场的“入场券”。
“全国精炼企业数量非常多,但同时取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2个国内品牌交易资质的企业仅有19个。拿到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2个国际通行证的企业仅有14个。西南地区有3个:两个在成都,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吴立斌说。
在昆明建设“三大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滇金国际的加工原料来源于全球黄金产地,如大洋洲、南美洲、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吴立斌介绍,“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落户昆明综合保税区之前,国内的海南省和国外的新加坡、老挝、缅甸等国家都在选址考察范围。“最终敲定在昆明综合保税区开展粗金原料保税加工业务,非常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在国内没有先例,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和学习。”吴立斌介绍,与云南接壤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但受技术制约只能生产粗金,没有加工成含金量99.99%标准金的能力,我们可以发挥自己深加工的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市场潜力巨大。“落户滇中新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从周边国家回收的粗金原料,通过航运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距短、航班多、可定点的包机多,物流便捷;二是云南与周边国家陆路接壤,比如老挝的一个黄金矿山离云南近,而离本国机场距离较远,通过陆路磨憨口岸通道运输比航空运输便捷,成本也更低;三是顶层设计赋予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政策优势。”
除区位优势外,强大的技术也是护航滇金“走出去”的一大法宝。滇金国际按照国际标准金的标准将含金量90%的粗金加工成含金量99.99%的国际标准金。“99.99%是什么概念?含金量为99.99%的标准金,按照国内标准,6种杂质元素的总量加起来不超过0.01%。按照国际标准,20种杂质元素的总量加起来不超过0.01%。”吴立斌说,国内大部分精炼企业,具备对粗金的单一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的能力,但对多个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准确检测分析的只有具备国际、国内4大“通行证”的企业才能完成。
2023年,滇金国际生产了约5吨黄金,实现进出口贸易额约40亿元。吴立斌介绍,未来,滇金国际将抓住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在昆明建设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国际标准金交易中心及国际标准金储备中心。吴立斌说,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黄金市场需求量大,滇金国际将发挥技术、资源等优势,与成熟的黄金珠宝企业合作,满足国际市场对国际标准金的订单需求。此外,争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达成深度合作,辅助周边国家完成对黄金原料进行收购、提纯、加工及人民币结算交割储备。
本报记者 张三亚 肖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