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永琴 通讯员 马金帅) 近年来,云南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当地就业稳定,紧跟政策导向,积极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为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云南多扶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十名残疾人职工正聚精会神低头穿针引线。云南多扶工贸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服装加工制作企业,一直以来积极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已成为当地安置残疾人最多的企业。
“202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我公司享受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249万余元,累计享受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68万余元,我们公司将用税惠资金进一步加大残疾人职工就业帮扶力度。”云南多扶工贸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卢路芬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多扶公司已累计帮扶200余名残疾人,目前在职残疾人职工48人,占职工总数42%。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税务干部不仅上门给我们讲政策、细辅导,还为我们解难题、排风险。税费‘红包’的直达快享不仅解决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后顾之忧,也让我们有余力为残疾人职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卢路芬表示。
“晓政策”才能“懂政策”,“懂政策”才能“享政策”。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加强重点人群创业就业系统数据比对筛查,持续跟进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加强应享未享情况核查,进一步完善“以数治税”,实现从“政策找人”到“政策落地”。
云南睿智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是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现有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目前该企业共有重点人群8人,2023年享受企业吸纳重点人群就业抵减增值税政策5.38万元。
云南睿智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钱艳花表示:“重点人群税收减免政策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的‘双边奔赴’,自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以来,切实感受到国家对退役士兵、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的关心与关爱,企业也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