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滇中新区把“经济通道”转变为“通道经济”

奋力打造枢纽型开放新高地

本报记者 吴霄 肖永琴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滇中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国家赋予新区“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这一战略定位,依托中老铁路“黄金线路”,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联动,做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功能,推动新区发展联动周边、融入国内、接轨国际,让滇中新区成为开放合作的高地、投资兴业的沃土,有力支撑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引进来”+“走出去”

打造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区

5月至8月是榴莲成熟和销售旺季。5月以来,在泰国东部尖竹汶府KAF集团数字化车间内,工人们对刚采摘的榴莲进行自动化分拣、加工、包装,“KAF”“金猴”“金凤壹号”品牌新鲜榴莲和“金猴一杯榴莲”“泰果妙韵”品牌冷冻榴莲等就是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也搭上中老铁路“快车”抵达昆明消费者手中。过去,泰国榴莲从公路运输到昆明约需5天,如今只需3天。据悉,依托中老铁路“黄金线路”,KAF集团将在滇中新区建设榴莲特色产业供应链项目,进一步拓展市场。

“KAF集团创建于2005年,是泰国水果行业出口领域的引领者,总部位于泰国尖竹汶府,集水果的种植管理、采后收购、产地预冷、冷冻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冷链配送于一体,经营品种涵盖榴莲、山竹、椰子、龙眼等,是中国各大商超、电商平台、带货网红、社区商店的首选产品。”KAF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高一心介绍说,目前,该集团在上海、嘉兴、青岛、昆明、沈阳、长沙、郑州、广州等地均设立了业务子公司。

“我们将在滇中新区特色云品产业园建设生鲜加工生产线2条、包装生产线1条,目前已着手厂房装修和生产设备采购。预计项目达产后,近期年产值将不低于10亿元,远期年产值将达50亿元。”高一心介绍,企业将依托中老铁路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交通优势,开展榴莲进出口贸易、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冷链食品加工制造等业务,把从泰国进口的榴莲,在项目数字化车间进行分筛、加工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为助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负责项目引进的滇中新区航空现代服务业发展局积极协助企业于5月28日完成注册,并帮助企业联系银行解决外资注册资本金缴纳等事宜。

除新引进项目外,目前,滇中新区已有287家外贸企业,202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47.27亿元,进出口额占云南省进出口额的25.01%,占昆明市进出口额的48.08%。其中,出口额为99.48亿元,进口额为547.79亿元。

在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云南黄金矿业集团滇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的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主要从境外采购粗金原料,加工成可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以及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割的国际标准金锭,品牌为“滇金”。2023年,滇金国际生产约5吨黄金,实现进出口贸易额约40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滇金国际的加工原料来源于全球黄金产地,如大洋洲、南美洲、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落户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之前,国内的海南省和国外的新加坡、老挝、缅甸等国家都在选址考察范围,最终敲定在昆明综合保税区空港片区开展粗金原料保税加工业务,非常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滇金国际总经理吴立斌说,滇中新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从周边国家回收的粗金原料,通过航空运输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距短、航班多,可定点的包机多、物流便捷;其次,云南与周边国家陆路接壤,像老挝的一个黄金矿山离云南近、离本国机场距离较远,通过陆路口岸通道运输比航空运输便捷,成本也更低;此外,顶层设计赋予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政策优势。“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但受技术制约只能生产粗金,没有加工成含金量99.99%标准金的能力。公司可以发挥深加工的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滇金国际将抓住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在昆明建设国际标准金加工中心、国际标准金交易中心及国际标准金储备中心。”吴立斌信心满满地说。

外贸企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新区构建大开放新局面。记者从滇中新区管委会获悉,新区将强化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区建设,加大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招引力度,积极协调省级部门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海外仓建设,促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深度融合,进一步营造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同时,做强枢纽功能,做活航空口岸,激活综保区,联动自贸试验区,构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全力打造“开放新区”。

“建枢纽”+“强产业”

“经济通道”转变为“通道经济”

随着RCEP落地生效,“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叠加交会,云南一跃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云南始终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为先行,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跃迁,出境交通网多维度延伸。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累计发送旅客达3400万人,累计发送货物3900万吨以上。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国内段已全线贯通,云南与南亚东南亚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要旅游城市航线全覆盖。

云南大通道建设的全面发力,让滇中新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借助中老铁路等“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等“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和昆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新区正逐步构建“枢纽+通道”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加速“通道经济”形成。

据悉,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2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203.4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115.5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5.05万吨;每天大量的鲜花、蔬果等通过机场航班运往世界各地。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双航站楼和4条跑道,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年起降63.3万架次的运输需求,形成以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为重点,以西亚东北亚航空市场为拓展,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成为全球航空网络的战略性枢纽节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入运营后,将实现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的无缝换乘,机场1小时地面服务覆盖滇中城市群,形成高效的空地联运服务。

为把“经济通道”转变为“通道经济”,今年初召开的新区2024年工作会议明确,新区将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辐射优势和中老铁路的“黄金线路”效应,抓住托管昆明综保区的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国际口岸+临空经济”的联动效应,聚集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量,有力推动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一体发展。

同时,新区将不断完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空地联运集疏运模式,提升多式联运、保税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临空物流服务功能,拓展采购供货、代采代购和集货集发等业务,努力建设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最大的空港型物流枢纽和航空物流集结中心。

从交通末梢变为交通枢纽,从开放末端变为开放前沿,滇中新区将抓住国家南向开放的重大机遇,让区域发展乘上国家发展的“东风”,扬起高水平开放的风帆,以开放畅贸易之路、聚产业之势,开启内外联动、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点的新征程。

  • 导 读

  • 滇中新区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夜查行动

  • 报头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专项行动计划》确定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目标

  • 奋力打造枢纽型开放新高地

  • 让云南精品咖啡飘香世界

  • 中石油云南石化总计投入21亿元实现超低排放

  • 端午节小长假磨憨铁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上升28.29%

  • 新区助力辖区电力设备企业供需“双向奔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