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三亚
第三季度
集中签约33个项目总金额达75.9亿元
截至目前
云南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引入企业近300家涵盖科技、医疗、文化、商务服务等多个行业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
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1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 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
1家院士工作站落户
“滇中新区是开发合作的高地、投资兴业的沃土。”近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洪建率队调研滇中新区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滇中新区要努力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云南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带好头”要求,大力推进“以产为主、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过渡转化?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开了哪些新的探索、新的规划?
向“新”而行
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2022年9月16日,昆明市政府公开发布《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包括滇中新区在内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向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更近一步。云南引入的首个重组疫苗项目——康乐卫士(昆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于近日获得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该企业由生物医药研发向商业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国药集团昆明血液制品有限公司项目“智慧工厂”试生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成功下线,标志着全省首个千吨级血液制品产业化项目顺利投运。目前,滇中新区已建成运营中国中药、国药控股、昆药集团等9个项目,集群发展态势显现。
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蜕变。全力推动国兴半导体项目开工建设,京东方国内首条硅基OLED生产线正加快建设,中关村电子城、洪泰智能制造、兴圣丰智慧终端等项目建成。新材料产业中,先导(昆明)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实现部分投产。先导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稀散金属、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等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的绿色电力能源充沛,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稀散金属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先导科技总经理王波对公司未来信心满满。
取胜靠“质”
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滇中新区围绕国家赋予新区的战略定位,努力走一条“以产为主、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符合滇中新区自身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7月,云南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式开园,填补了我省临空经济产业专业园区的空白。截至目前,园区已引入企业近300家,涵盖科技、医疗、文化、商务服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记者在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了解到,结合滇中新区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和临空产业等现代产业新体系和昆明市构建国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机遇,电子城高科借助产业转移新优势,打造集创新、研发、办公、生产、组装、测试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生态园区。园区已成功引入电子信息制造、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低空产业配套等领域项目。已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以及1家院士工作站落户园区等。
8月28日,在滇中新区举行的“2024未来交通(昆明)国际论坛”集中签约暨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调度推进会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33个项目总金额达75.9亿元。签约项目涉及智慧交通、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行业领域,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与滇中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生态、发展方向等高度契合,项目建成后将为滇中新区的综合承载力积蓄强大动能。同时,“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滇中新区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云南滇中新区低空科技研究院”“云南滇中新区空天信息应用与安全创新中心”同时揭牌,滇中新区与同济大学签订共建未来交通科学城合作协议,并举行氢电混动高原长航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首飞仪式。
科技创新、低碳技术的发展,推动滇中新区的产业向更“新”更“好”更有“质量”的方向前行。
发展有“力”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生态,政策、人才、资金缺一不可。滇中新区坚持在强化“服务力”上下功夫,通过加强政策、人才、服务、资金等各类要素的聚力高效供给,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产业向“新”“高”“质”发展。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做好“保障+平台+环境”建设,多渠道招才引才,多举措爱才留才,打造人才集聚发展“洼地”,把人才的“变量”转化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在政策体系、发展平台和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制定直管区人才发展规划,着力构建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精准衔接省、市人才政策,创新出台“1+X产业引才”“候鸟人才”和“聚才计划”等政策。以科创服务中心为依托,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和工业互联网科创平台,推动资源要素集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滇中新区与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滇中新区与祥云经开区的首个“人才飞地”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成立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打通人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围绕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创新实施滇中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引培平台建设示范项目,搭建科技创新人才示范平台。与省内15家高校创建“政校企”促就业合作平台。推进“大院大校大企”合作。搭建“滇中英才网”和“滇中英才荟”,不断拓宽招才引才渠道。目前,已有225家企业入驻网站,为重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15人、紧缺人才80余人、一线产业人才600余人。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截至去年底共投入4.37亿元,建成启用587套“云雁居”人才安居公寓。持续深化建设“15分钟生活圈”,引进生活商业配套,建设“活力公园”等。截至今年8月,该公寓入住率达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