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 点 上一版   
下一篇

长水社区小坝塘餐厅连续8年在重阳节请70岁以上老人聚餐——

敬老爱心在这里延伸

2024年重阳节,一起吃饭的老人们合影留念。通讯员 滇宣 摄

刘发文(左二)一家四口。通讯员 滇宣 摄

本报记者 马逢萃

“大家在一起聊聊、聚聚!”

“能来参加就来参加,很想念你们。”

2024年重阳节,88岁的杜尚荣和82岁的李荣又见面了,家住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长水社区长坡居民小组的两位老人和其他老年居民围坐在餐厅圆桌边,聊天、吃美食,拍“全家福”合影,看歌舞表演……这是他们连续8年的秋天相聚。

“餐标是每桌600元,实打实的菜价,不算人工费。尽量做些老人爱吃的大板桥老口味,清汤鸡、酸汤鱼、炖火腿、小炒肉、蛋卷……口感软一些。”小坝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刘艳召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一家人第8年在重阳节请长坡居民小组70岁以上老人吃饭,“今年摆了20桌,还从昆明请了台节目,大家都很开心。”

“活动是我父亲提议的,他经历过苦日子,知道谋生不容易,对人特别好。他总和我们姐妹俩说,赚钱不是目的,朋友更重要,做人要能吃亏。”刘艳召告诉记者。

“老刘一家坚持了8年”

近日,记者来到长坡居民小组采访时,“请老人吃饭”活动的发起人、民营企业家刘发文去成都出差了,他的女儿刘艳召带着记者在自家餐厅所在的院子里转了转。只见一人多粗的树木长满山坡,池塘、假山、阳伞、餐桌次第铺排,呼吸间隐隐嗅到桂花的味道……

“鸡、鸭、鹅、猪、兔子……我们自己养,山上还有好些杨梅树,夏天来吃饭的客人可喜欢扯杨梅了。我爸一早起来,先要照顾家里的动物先吃上,再收拾菜园。到下午他就要出去了,谈谈生意、应酬一下……他很喜欢这种乡间日子。”

今年41岁的刘艳召在长坡居民小组小坝塘长大,到今天依旧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餐厅主要是我和丈夫打理。我和我姐从没打过工,从小在自家企业帮忙。以前在工地,我姐开洒水车,我开挖机,只要有不会干的活儿,我爸就会逼我们学。连开大车的B2驾照,我姐都考了一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刘发文从事园林绿化生意多年,2013年,刘发文和妻子赵永丽决定在长坡居民小组开家餐厅。“我爸在外面跑生意有点累了,想要做点能抚慰疲惫感的事情。虽然我们这个‘农家乐’只能做些乡间土菜,但是仍然很受周围居民喜欢,关键是食材新鲜。”刘艳召说。

从2017年开始,小坝塘餐厅总要在重阳节这一天停接其他客人的订单,全心全意为居民小组70岁以上老人做几桌他们爱吃的饭菜,请大家在一起聊聊、聚聚。

“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由儿女送来,吃好玩好再接回去。”长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锁全告诉记者,“8年过去,来参加活动的老人已经离世了30位,大家越来越珍惜相聚的机会。而且老刘组织的重阳节敬老活动还带动了其他企业的参与,今年就有3家企业加入进来,给老人们发了营养品。”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做很多次就比较难了,老刘一家已坚持了8年。”刘锁全说道,除了请吃饭,还为不能远行的老人带来水平很高的文艺演出,同时长坡居民小组的文艺队也积极参与进来,不仅让社区老年人度过了温馨的重阳节,更为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希望家人彼此守护不要分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坡居民小组共有290余户、973人。“居民小组还有耕地、林地3400余亩,居民收入以周边务工、租房及其他产业为主。”据刘锁全介绍,长水社区条件不差,以前主要种烟草、苞谷、水果、蔬菜等,现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在进行改扩建,居民城镇化速度也在加快,居民在周边企业找工作不难,还能照顾家里。所以年轻人也不需要到异乡打工,更愿意留下来。

随着滇中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客流的增加,刘艳召夫妇和父母精心打理的“农家乐”越做越红火。“最多时一天能有100桌客人,生意好时我就得从附近找临时工来帮忙了。要是没有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周边大量项目建设带来的客流量,光靠我们社区居民,餐厅不可能做得这么好。”刘艳召说。

每天上午,刘艳召都要去昆明跑几家菜市场买食材,“大家的口味还是有变化的,越来越多人喜欢吃点清淡、精致的。婚宴需要的河鲜、海鲜都从昆明买,再加上自家种的、养的,餐厅还是有几个特色菜、拿手菜的!”

刘艳召和姐姐都在离社区不远的长水航城买了商品房,自家小孩的教育也比较顺心。“我家老二在昆明第一中学空港学校上初一,比我小时候教学条件好太多了。大女儿已经读大学了。”刘艳召说道,现在的孩子比我们这辈其实会更辛苦,未来城市生活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也经常对孩子说,得好好读书。

“桂花树是我种的,现在都长得这么高了。我那时只有一点点大,提个小桶给树浇水。”刘艳召对院落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感情,“一草一木都是我爸带着我们打理的,干了好多体力活儿,吃了不少苦。”

说起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刘艳召说,“只要我们餐厅还在,就继续每年都请老人吃饭,也希望我们一家人彼此守护,不要分开。”

  • 敬老爱心在这里延伸

  • 传承联大精神 培养家国情怀

  • 公益广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