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聚焦2025云南省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实干实绩不断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2025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产业投资增长7%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55万吨以上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确保完成“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任务

重点任务

1 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以更精准措施促进消费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彩云”系列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巩固拓展产业投资增长势头

打好产业项目攻坚战,抓实季度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库,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

推行绿电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营商环境招商等,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品牌。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0个。

●有效扩大民间投资

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抓好10件惠企实事,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省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用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促进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聚焦“两重”“两新”和国家各类资金投向,形成上下贯通、滚动实施的工作格局。提速渝昆高铁、长水机场改扩建,加快国高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沿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普通国道、水运枢纽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3件大型灌区、5件大中型水库和滇中引水二期骨干等重点水利工程。及早谋划“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

2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经济聚势突破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开工、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以上,建成新型储能200万千瓦。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壮大19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强省。打造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氢能及储能等新增长引擎。

●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增值增效

加快建设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推进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建设。聚力提升“绿色云品”竞争力和影响力。实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

持续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做实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力争旅居人数达600万。建设“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建设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数实融合迈出实质步伐

发展“绿电+智算”,加大国际算力、卫星、数据标注等产业培育力度,强化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打造“数智工厂”5个、“小灯塔”示范企业15户。

●推动开发区分类提升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建设特色开放区。推广园区共建、园中园等模式,加快千亿级园区建设。

3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通行动”。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建强基础教育“三级三类”教师人才队伍,落实“小学期”制度。支持“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速保持全国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5万户。实现科技特派员、特派团县(市、区)全覆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腾冲科学家论坛。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青年人才等支持力度。推动高端智库、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落地,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4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实施方案。做强昆明都市圈,培育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壮大滇西、滇东北等城镇群,积极发展沿边城镇带。打造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口岸强县。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全力以赴守底线促振兴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在320万人以上。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实施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设改造燃气和供排水管网5200公里。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建成农村客货邮示范县16个。

5 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提速建设“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

探索建立“1+1+N”运贸综合服务体系,常态化开行“澜湄快线+”系列国际货运班列。围绕中老铁路培育物流大平台。加快重点口岸扩能改造提升,构建“口岸+通道+市场”协调发展的开放组合。

●高水平建设产业转移承载区

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开展产业协作优化提升行动,做深做实沪滇“16+16”园区共建合作,探索“一企两国两厂”跨境产能合作,打造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等沿边产业园区标志性产业链。

●促进外资外贸稳定增长

完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管理和外商投资专项政策。巩固农产品出口优势,深挖制造业、跨境电商等企业贸易潜力,支持更多云品“组团出海”。

6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实施第五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建成340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30个边境旅游示范村。

●全面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民族事务治理效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纵深推进文化兴滇

办好“中华文化边疆行”系列活动,完成惠民演出1万场以上。加快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扶持。推动滇缅公路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做强文化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7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美丽云南建设

●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开展“生态为民”行动。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固体废物处置六大行动。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落实重点高原湖泊水质提升任务清单,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3个“三年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全国前列。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开展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事件“清零”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建世界地质公园。力争香格里拉国家公园、西双版纳热带国家植物园挂牌。

●有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全力塑造绿色低碳区域品牌。深入推进“碳汇云南”行动,建立重点优势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

8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开展大学生兴滇创业就业三年行动,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广“幸福里”就业服务做法,招“小商”、建“微工厂”,办好家门口务工车间。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建好18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4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完成30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开展“万名村医培优提质”行动。打造“云岭名方”。

●打响“银龄”品牌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深入实施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全面实施新生儿“出生即参保、出院即报销”,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健全“物质+服务”民生保障新格局。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9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保障粮食安全

严守耕地红线,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补充耕地13.5万亩。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推动旅居康养与房地产良性互促。

●维护财政金融安全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大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

完善重大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做好森林草原和城乡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优化边境管控和口岸通道管理,加强“智慧边防”建设应用。筑牢全链条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持续打好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

  • 报头

  • 以实干实绩不断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 滇中新区:奋勇争先 再上台阶

  • 2025年十件惠民实事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