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掀起了人工智能热。各行各业开足马力,开启了一场拥抱AI的抢滩登陆战,各种人工智能的新场景、新应用层出不穷。
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刚刚投运一年多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在这里,大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小到用机器人为访客做一杯拉花咖啡,或是用手机向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客服进行咨询……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
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记者看到工程师们有的在测试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的能力,有的在操控双轮足机器人训练攀爬楼梯,有的在隔空操控机械手训练,还有能精准清理杂草的农业机器人。这里犹如一个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据悉,春节以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几乎每天都是火力全开,加快进度,将新品推向市场。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4月份的时候,我们会发布文旅类型的机器人,5月发布农业场景的机器人,6月计划发布‘贡嘎一号’的最新版产品,应用于家庭康养的场景,我们今年的规划已经排到了下半年。”
近年来,AI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2025年,天府新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断寻求突破,大家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研发工作中,开启新一轮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征程,对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2024年底,天府新区出台了《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未来,天府新区将继续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建设浪潮,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坚持创新引领、场景赋能、项目支撑、专班推进的思路,体系化、制度化高效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据天府新区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