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滇中新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凸显产业集群效应——

乘风起势强根基

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包装车间。

产业是国家级新区立区、兴区、强区的根本。为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去年年初召开的滇中新区2024年工作会议明确,新区将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进一步优化新区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工作会议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新区聚焦产业培育,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4年,为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新区健全招商机制,在强化实施‘一把手’带头招商的基础上,建立‘管委会+公司’的产业招商模式,打造专业招商团队。”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有力提升新区招商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新区探索资本招商,启动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引导母基金组建工作,组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子基金,采取股权投资方式为项目融资,以“金融活水”赋能新区产业发展。

2024年,新区聚焦招大引强,围绕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瞄准行业领头企业,招商脚步遍布北京、上海、福州、厦门、成都、重庆等国内发达城市,并前往韩国、日本、老挝、泰国开展招商引资及经贸往来活动,共签约项目36个,协议总投资金额117.97亿元,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28.8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重点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在全力招商引资的同时,新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每季度与省市同步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024年开工项目54个,总投资228.29亿元。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先后落地,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部分企业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

重点项目中,投资15亿元的东盟·云南鲜果加工交易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底竣工,2026年4月投入运营,预计年销售300万吨国产水果及100万吨进口水果,年交易额超400亿元,将成为推动云南乃至我国西南地区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投资10亿元的东鹏饮料昆明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预计投产后年产值有望超10亿元,成为东鹏集团西南区域总部基地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前沿阵地。投资11亿元的康乐卫士项目,在三价HPV疫苗研发生产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试生产。超启生物项目前瞻布局预防性新型疫苗、治疗性新型疫苗及其他重大疾病药物的原始创新研发。投资超百亿元的先导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新区打造成为全球稀散金属材料科技创新中心。

未来产业崭露头角

新年伊始,随着挖掘机隆隆启动,位于新区未来交通科学城的空天智行小镇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新区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未来交通赛道,全面加快未来交通科学城建设,成功申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并启动实施。

空天智行小镇、滇中新区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云南省低空经济和无人机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平台、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企业、载运装备生产制造企业等一系列未来交通创新科研项目密集落地,见证着新区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铿锵步伐。

其中,已动工建设的空天智行小镇项目占地面积约426亩,投资约16.5亿元,计划于2027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用,将以发展智慧交通为主要方向,聚焦高水平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科创服务、检验检测、会展论坛、人才培养等领域,构建集“产学研商居”于一体的现代科技园区。随着未来交通科学城的开发建设,新区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沃土。

新老企业共促区域发展

在新落地项目全力实现尽早投产达效目标的同时,新区“老字号”企业,也在不断扩大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昆明电立电缆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建设的二期项目,厂房即将封顶,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投入生产。新区企业共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助力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日前,记者走进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生产车间,看到从醋酸钙原料到制剂的完整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了解到公司近期投入使用的新综合制剂车间具有片剂、硬胶囊、软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多条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已全部通过GMP现场检查,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公司将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发挥研发、生产、营销等企业优势,深耕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等用药市场,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多层次的健康药物研发生产体系,形成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晓凯充满信心地说。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招商“硬实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等主导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 肖永琴 文/图

  • 开足马力忙生产 冲刺首季“开门红”

  • 乘风起势强根基

  • 全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编码在滇中新区发放

  • 新区领导检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 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推进“智力支持”工作走深走实

  • 新区开展《安全生产法》培训

  • 新区打造“周末经济”新名片

  • 让“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多起来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