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8月12日,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在滇中新区迎来头脑激荡。“高原应用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构建”“空天智行产业发展”“把握趋势 共话资本 助力滇中新区未来产业发展”3场平行论坛的开讲,超越了一般性研讨,清晰地勾勒出云南依托独特高原禀赋、抢占未来交通科技与产业制高点的战略路径与行动纲领,吹响了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号角。
“谁能率先把路侧数据变成标准化商品、把城市云控平台做成公共服务,谁就能在下一轮智能出行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建军表示,“希望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运用到滇中新区。”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智能网联法规体系,主流车企更期待将5G+C-V2X终端做成‘出厂标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战略研究部总监郭妍妍认为,要把先发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还需迈过“标准不一、数据不通、商业不清”三道槛。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检测中心自动驾驶测试负责人王敏则把让自动驾驶汽车考“驾照”的路径清晰地构建起来:“把自动驾驶汽车当成‘传统车+驾驶人’来考,设‘科目一考理论、科目二考场地、科目三考道路’。目前全国已认定300余公里公共测试道路,支撑无锡、苏州、南京、常州等10个示范区规模化运行。”
在“高原应用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构建”主题论坛上,7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精英深度探讨“车路云一体化”如何从三方各自协调升级为“车—路—云”分层协同,最终走向“跨交通方式、跨用户社团、跨载运工具”的自主式交通;滇中新区如何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同步布局高精度地图、信息安全靶场和仿真场景库,提前卡位下一代汽车产业制高点;云南如何构建适应高原特色的技术标准、测试体系、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链,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高原场景下的落地与规模化应用。
同期举办的“空天智行产业发展”主题论坛,聚焦空天信息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这一前沿领域,议题涵盖低空经济政策与空域管理创新、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用低空AI智能技术开拓低空应用新场景等,旨在探索低空领域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和商业化路径。
“把握趋势 共话资本 助力滇中新区未来产业发展”主题论坛、汇聚了产业和金融界众多从业者。大家深入分析未来交通特别是智能网联、低空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趋势与机遇,重点探讨如何有效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和培育优质项目与企业,为新区未来交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资本动力。
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的三大平行论坛,对产业前沿精准洞察,对云南特色需求深度聚焦。未来,滇中新区将以高原为基、以创新为翼、以资本为帆,系统性推进涵盖地面与低空的“立体交通智行”变革,其全新探索与实践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马逢萃
详细报道见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