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安宁诺斯沃德花卉产业有限公司——

智慧网络铺就“云花”升级路

工人分拣鲜花。 通讯员 师于舒 摄

今年入夏以来,当传统种植的玫瑰被无孔不入的潮湿侵扰,安宁市县街街道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内,占地158亩的亚洲最大单体玫瑰大棚却恒常如春——这里没有泥土的气息,却有椰糠基质上整齐排列的玫瑰植株散发的清香。

走进高达9.3米的玻璃温室,空中密布智能传感网络,数十名工人正忙碌地采摘娇艳欲滴的鲜花。安宁诺斯沃德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行政部工作人员师于舒轻轻拨开植株根部覆盖物,露出褐色的椰棕纤维。“这是从印度进口的椰子壳加工物,用于植株的固根和保水。”2020年8月,这家隶属云南锦苑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出战略转型,投资1.54亿元,将416亩传统花田改造为无土栽培基地。

泡沫种植槽沿栽培架整齐排布,槽底暗藏玄机。“这是我们获国家专利的设计。”师于舒指着槽内水道解释,灌溉余液经回水槽汇入地下管道,输往水肥车间进行过滤、紫外线消毒,重新配比后再次循环。这项创新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实现零排放。

数据显示,改造后基地亩产鲜切花达16万-18万枝,是传统种植的3倍以上,产品瓶插期可达到全年15-40天。在分拣车间,记者随机抽取当日出库的“蜜桃雪山”玫瑰测量,茎秆长度均在40-85厘米之间,花苞直径误差不超过0.5厘米。

“东南风2.8米每秒,光照强度400瓦每平方米。”水肥车间主管李卓凝视着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控制屏,上面跳动着从大棚微型气象站传回的实时数据。随着他轻点鼠标,遮阳网在钢架上匀速滑动,滴灌管开始渗出清亮的水珠。

以色列制造的滴灌系统内,每隔15厘米就嵌有金属压力阀。“这能确保全长50-60米的栽培槽两端出水均等。”李卓算了一笔账:精准灌溉使水肥利用率达95%,成本下降50%,配合环境智控系统,玫瑰生长周期缩短至45-60天,优品率突破50%。

记者注意到,在雨季防御中,这套系统展现出特殊价值。当棚内湿度传感器触及阈值,加温设备自动启动,将空气湿度牢牢控制在90%以下。“传统大棚雨季灰霉病发病率超30%,我们控制在3%以内。”技术员翻开植保记录本,上面记载着最近四周的监测数据。

工人将刚刚采摘的娇艳花朵送至温度为2℃-4℃的冷库内预冷,恒温15℃-18℃的采后车间里,记者从二楼平台俯瞰,三条分拣线同时运转。荷兰分拣机通过高精度摄像头捕捉花苞影像,机械臂每小时处理8000-12000枝鲜花,工人只需复检被分拣出来的瑕疵品。

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在淘汰了市场反响不佳的品种后,基地目前保留的27个玫瑰品种展现出强劲溢价能力,2024年终端零售价格在每枝0.5元-6元之间,“双鱼座”品种每枝年均价格稳定在1.2元左右,高出传统种植玫瑰40%。

7月份,诺斯沃德日均出货量仍保持在18万枝以上。在新建的电商发货区,工人正将印有“安宁玫瑰”标志的包裹搬上冷链车。“瓶插期长的优势在远程运输中特别明显。”师于舒展示着客户评价,“客户反馈我们公司的玫瑰到郑州后还能瓶插两周左右。”

“农业科技投入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必答题。”师于舒说。棚外阴雨连绵,棚内新一茬玫瑰正静待采收——这些根植于数据沃土的花朵,已然描摹出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

本报记者 陈熙

  • 智慧网络铺就“云花”升级路

  • 报头

  • 云南出台措施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

  • 省委省政府举行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

  • 破题发力新赛道聚智打造新平台

  • 新区科技创新券激活企业新活力

  • 全力做好“课前到书”教材保障

  • 新区将开放第二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 导 读

  • 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2025年劳动竞赛启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