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

无路荒坡变产业热土

从“再等等”到“我想再推荐一个企业朋友来”——企业口风的转变,是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最生动的“招商名片”。

从第一家企业进场装修,到第416个项目签约落地,数字跳动的背后,是70栋厂房拔地而起,是2019年至2022年“一年竣工一个园区”的建设速度。落地9载,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这片曾经连路都没有的荒坡,现已成为滇中新区产业腾飞的缩影。

高质量建设厂房

为产业发展打好地基

“项目最开始落地的时候,这个片区连路都没有。”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刘建新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完成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施工队伍2018年6月入场开始施工,经历1年的时间,完成了11.92万平方米的园区建设并投入运营。园区一期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形成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创新创业、产业升级为一体的科技型综合园区。同时,在开园当年就实现了企业入驻。

随着入驻企业不断增加,2020年,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也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二期项目中,我们根据实际招商运营情况调整了建设方案,如厂房承重、扩大电容、电梯参数等方面,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需求。”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吕新龙介绍。2023年,4个小园区全部投入运营,形成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虚拟现实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园的“一园四区”格局。

坚持高质量建设园区的举措结硕果。2024年,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三标段)荣获中国冶金建设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奖。

高品质运营园区

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产业园区运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用心做好‘走出去、引进来、留下来’,让更多企业在园区成长。”刘建新解释道,“走出去”就是充分发挥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资源优势和科技服务优势,实现跨区域协同。“引进来”就是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开展招商,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向西南转移,加上滇中新区的政策、资源优势,实现招商新突破。目前,园区整体项目中本省项目占比60%,省外及外资项目占比40%。“留下来”则是依托电子城高科“场景即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服务、贴心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据统计,首批签约落地的企业中,目前还有超过90%的企业选择留在园区,并在园区内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扩产。

9年耕耘,园区内已初步实现产业聚集氛围,航空服务、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咖啡等产业氛围日益浓厚。据统计,目前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拥有相关专利300余项。

“未来,园区将紧紧围绕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芯屏智融’产业生态发展布局,发挥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科技服务优势,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先、以数智赋能为钥,逐步实现园区智慧化,为园区产业向上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为滇中新区园区经济稳步提升增添助力。”刘建新说。本报记者 舒珺珩

  • 3.5万名专业采购商共赴“春城之约”

  • 报头

  • 云南经济转型成“形”起“势”

  • 坚定信心 积极作为 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 商业综合体A栋封顶

  • 无路荒坡变产业热土

  • 导 读

  • 聚力产业发展 打造示范园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