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嵩明县嵩阳街道盘活闲置资源——

旧舍老屋变身网红民宿

村晓民宿。

游客在东村书院合影。

国庆中秋假期,嵩明县嵩阳街道东村的村晓民宿,举行了一场欢快轻松的活动。音乐畅快、美食诱人,游客们远离城市喧嚣,在这宁静的小山村中感受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的热情碰撞。

与众不同的是,村晓民宿的客房标着一年级(1)班,二年级(3)班……房间有大有小。“这里曾是东村小学,如今变成了民宿。”东村党总支书记孙梁介绍。

近年来,东村不断挖掘本村资源,对闲置资源进行摸排和评估,以多种形式打造乡村特色项目。其中,东村小学成了民宿,村头原地质灾害点成了书院,老房子成了美术馆,不仅盘活了资产,还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文化活力,更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路径。

村晓民宿是创建于1921年的东村小学。2022年10月东村小学撤并到山脚小学后,校舍便闲置了。2024年10月,从东村小学走出的张永再次走进这座盛满回忆的学校,脑海里充满了温馨快乐的回忆。“就这样闲置浪费了。”张永心想是否可以将它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姿态焕发新生。2022年,张永大胆地租下村头被列为地质灾害点的老屋,加固墙体、翻新改造,一年后,这个曾经的废弃点成了网红打卡点—东村书院。游客们为追寻东村书院从四面八方来到东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真美。”“这里很幽静,空气很清新。”“这里的蔬菜很鲜甜,羊肉也喷香。”游客们毫不吝啬对东村的喜爱和赞美,甚至想住下来。然而,村里除了虹风小院民宿外,再没其他可供住宿的地方。

“住宿是东村发展的短板。”张永和村干部畅聊东村发展时,双方都提到了住宿问题。“东村还有不少闲置的老房子,完全可以引进企业或者个体来承租改造成民宿。”张永首先想到了东村小学,“不如先改造闲置的小学校吧。”双方一拍即合,并以一种新的模式来运营。张永、村集体和一位村民三方以股份占比的形式成立了云南省大红地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共同运营村晓民宿。

张永请来设计团队,在不改变学校原建筑的前提下,将每间教室、办公室、宿舍变成了民宿房间,房间号沿用各年级各班名称,早餐厅还是学校教室的风格。设计方围绕校园里那棵参天大树打造了旋转瓦艺和休闲桌椅,一下子提升了校园一角的颜值。经过半年多的精心设计和改造,如今,村晓民宿以其独特的怀旧魅力和创新经营模式,吸引着八方来客。“村晓民宿每到周末几乎爆满,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张永说,“预计每年客流量1.2万人次,年营收200余万元。”

“虹风小院民宿也是由6栋闲置老房改造的。”东村宣传委员黄紫薇介绍,“村民们建新房后不少老房就闲置下来。”随着东村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艺术家、民宿经营者来这里采风、探访。“您看,那几间老房已经租出去了。”随着黄紫薇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老房子墙上挂着“此房已租”字样。“那间已经改造成了美术馆,陈列着不少艺术爱好者的作品。”

据介绍,东村现有闲置老房120余栋,出租已改造投入使用10栋,目前,还有100多间闲置老房将纳入新一轮开发利用。

“嵩阳街道已引进企业成功改造了一些闲置资源,如嵩明秘境文创园、云纺1972、香海小院以及东村的村晓民宿等。”嵩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唐菲菲介绍,“嵩阳有许多因种种原因闲置的老房子,目前,街道还在摸排和评估,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老房子的价值,也为村民增加收入。”

一间间闲置老房在东村渐渐“活”了过来,以全新的姿态焕发新生。目前,东村正积极响应嵩阳街道开发利用闲置资源的新战略,寻求合作伙伴,通过租赁、合作等方式,让更多闲置老屋变成乡村旅游地、休闲民宿、文化娱乐等特色项目。

本报记者 刘晓婕 文/图

  • 旧舍老屋变身网红民宿

  • 从“守炉看火”到“数据把脉”蜕变

  • 阿依家园商圈:燃旺城市烟火气

  • 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 2025滇中新区科创周活动暨“临空杯”第一届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大赛启动

  • 大板桥街道农村劳动力叉车技能培训开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